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皇后养成手册》第六章 读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趁祖母还在屋子里没出来,青芷悄悄出了门,在大门外等着爹爹。

祖母个性极强,性情执拗,只要认定了某件事,就一点要做成,早晚会向爹爹提把自己那套衣裙给表姐雷雨馨的事,她一定得提前和父亲说这件事。

青芷正在门外发呆,便看到昏暗的暮色中,爹爹提着那个小包袱大步走了回来。

她忙笑着迎了上去,一把拉住了爹爹的手臂:“爹爹,我有话要和您说呢!”

女儿对自己如此亲近,虞世清心中欢喜,含笑道:“说什么呀?”

青芷拉着爹爹的手站在大门外面,低声把昨日雷雨馨要抢他新衣裙的事情说了,然后道:“爹爹,雨馨表姐仗着祖母疼爱她,常常抢走我的东西,我不喜欢她。我怕雨馨表姐非要抢我这套衣裙,就先卖给了荀红玉,荀红玉给了我一两五钱银子,我用来买了四十株玫瑰花苗,种在了后院里……”

说罢,她仰首看着爹爹,眼中满是委屈和害怕。

虞世清听到女儿那句“雨馨表姐仗着祖母疼爱她,常常抢走我的东西,我不喜欢她”,心里有些难受。

他当然知道母亲不喜欢青芷,偏疼大姐家、四姐家和六姐家的女孩子,可是母亲毕竟是母亲,做儿子的总不能说母亲错了吧?

听到了后边,得知青芷自作主张把那套衣裙卖了,虞世清不禁有些生气,皱着眉头正要开口说青芷几句,可是看着青芷含泪的双眼,他不禁有些心软。

青芷心知爹爹心软了,当即嘟囔道:“这是我大舅舅大舅母给的衣料,我娘一针针给我绣的花,祖母凭什么非要我让给雨馨姐姐?”

说罢,她装作哭出了声,捂着脸转身跑进了大门。

虞世清站在那里愣了半日,叹了口气,这才进了大门。

晚饭韩氏煮了一锅麦仁汤,馏了四个馒头——两个白面馒头,两个高粱面馒头——又做了两个菜,一个青菜烧豆筋,一个回锅肉。

韩氏带着青芷把一盘青菜烧豆筋和一盘回锅肉摆在了八仙桌上,又把盛着两个白面馒头的浅口竹簸箩也放了上去,最后才端上了两碗麦仁汤。

王氏记得自己总共切了十二片肉,便用筷子在盘子里扒拉着查数,查了两遍,发现还是十二片肉,便夹了一块油汪汪的肉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嚼了起来。

见母亲摆好饭了,青芷听着祖母那刺耳的吧唧嘴声,勉强笑着道:“祖母,爹爹,饭菜摆好了,我和母亲也去吃饭了!”

她前世最讨厌人吧唧嘴,每次听到,都恨不得把吧唧嘴的人的嘴巴给缝住,就是因为她祖母王氏吃东西爱吧唧嘴。

虞世清忙叫住女儿,然后夹了片回锅肉要喂给青芷。

青芷想起方才祖母拿着筷子在盘子里扒拉来扒拉去,心里一阵作呕,笑着道:“祖母和爹爹吃肉吧,我和母亲不吃也行!”

说罢,她屈膝行了个礼,这才出去了。

韩氏正在西厢房明间,饭菜已经摆好了。

见青芷进来,韩氏忙道:“快坐下吃饭吧,今日你可是忙了一天!”

青芷拿起高粱面馒头咬了一口,觉得粗粝难咽,便慢慢咀嚼着,竭力咽了下去。

前世她在英亲王府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养着,却活得战战兢兢,这一生她既然打算不再重复前世的日子,想要踏踏实实过一辈子,就得适应这样的粗茶淡饭。

韩氏见女儿眉头蹙着,以为她没能吃回锅肉心里难受,便拿了青芷的筷子,从面前那盘青菜烧豆筋的下面夹出了几片薄薄的回锅肉片,放在了青芷手中的高粱面馒头上,笑眯眯低声道:“我偷偷给你留的,快吃了,别让你祖母发现!”

青芷鼻子一阵酸涩,她垂下眼帘,接过自己的筷子,把肉片分了两片给母亲,自己留下两片,然后大口咬了一口,笑着道:“娘炒的回锅肉真好吃!肥而不腻,好吃得很!娘你也吃吧!”

其实她的泪水早滴了下来,她哪里尝出了好吃不好吃?

可是这是一向怯懦软弱的母亲冒着被祖母发现的危险悄悄留下来的,她一定要吃下去,而且还要说好吃!

因为王氏的要求,她们屋子里的油灯只有一根细细的灯捻,发出微弱的灯光,韩氏根本没发现女儿在流泪,她学女儿一口吃下了那两片回锅肉,觉得真是好吃得很。

用罢晚饭,虞世清在堂屋陪着母亲坐着喝茶说话。

王氏想起了自己答应了外孙女雷雨馨,要把青芷的新衣裙要过来,便开口道:“我的儿,你爹死得早,若不是你的姐姐们出嫁后帮补娘家,咱们怎么会有现在有肉有白面馒头的好日子?尤其是你六姐姐,对你真好啊,你就是她带大的!”

她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你得好好谢谢你六姐,要对雨辰和雨馨兄妹两个好一些!”

虞世清摸着滚烫的茶杯,没有说话。

他不记得六姐姐把他带大,只记得他小时候六姐姐常趁人不注意掐他,还专挑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掐,他大腿根咯吱窝老是被六姐姐掐肿。

见儿子一声不吭,王氏便继续道:“昨日我看青芷穿了身新衣裙,还是丝绸的,就不太喜欢——我们虞家一向耕读传家,怎么能这样奢侈?再说了,这衣服青芷穿上有些大,不如给雨馨穿吧,也算是你回报你六姐姐了!”

虞世清沉默片刻,这才道:“娘,这套衣裙的料子是青芷的大舅舅和大舅母给的,为的是青芷要过十二岁生日了,若是给了雨馨,她大舅舅大舅母问了怎么办?”

王氏冷笑一声道:“你是秀才,那韩成不过是个小商贩,我不信小商贩敢去质问堂堂秀才?等将来你中了举人,考中进士,做了官,他们韩家就是咱们脚底下的泥!”

虞世清知道自己母亲是常有理,没想到她还能这么胡搅蛮缠,便道:“母亲,衣服这件事以后再说,夜深了,您快些睡吧,儿子先走了!”

说罢,他茶也不喝了,起身就要走。

王氏忙叫住了他:“世清,明天就是四月初一了,蔡家该给你束脩了吧?你明日早些拿回来,我自有安排!”

虞世清停住了脚步,答了声“是”。

王氏见儿子不看自己,忙叹了口气道:“唉,你爹死得早,都是你娘我吃尽辛苦才把你拉扯大,若我是韩氏那等无知妇人,你怎么可能读书考上秀才?怕是早出去卖苦力了!”

她又咏叹般道:“咱家有如今的好日子,都是因为有我这个搂钱的匣!”

听了母亲的话,虞世清心中有些羞愧,觉得自己不该疑心母亲,当下答应了一声,给母亲行了个礼,这才退了下去。

王氏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眉头便皱了起来。

五年前虞世清参加院试,虽然没有考中前十成为廪生,却也考中了秀才,家里因此能够免除一个人的徭役,王氏心疼六姑娘虞冬梅,就让虞世清把免除徭役的名额给了六女婿雷振。

这五年来虞世清在学堂教书,收入都交给了她保管;家里还有十亩地租给了蔡春和家耕种,租子也都是她收着。

算来算去,家里这几年总共攒了四十两银子,只是去年大姑娘虞筠修房子,悄悄问她要了十两银子;前段时间六姑娘虞冬梅的儿子雷雨晨定亲,私下找她要了十两银子,现如今王氏的手里只剩下二十两银子了……

不过好在儿子并不知道她手里到底有多少积蓄……

虞世清回到西厢房,发现油灯放在明间的旧方桌上,青芷趴在方桌上,拿着一本书凑到油灯旁在读,声音稚嫩,可是认真得很。

韩氏坐在一边做针线,缝两针就笑着看青芷一眼,眼中脸上满是慈爱。

他立在门外,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而妻子女儿自成了一个小世界,把他一个人隔绝在了外面,不由有些踌躇。

青芷抬头一看,见爹爹立在外面,脸在隐在阴影里,看不出表情,忙笑着道:“爹爹,快来听我读得对不对!”

虞世清答应了一声,这才走了进去。

见丈夫进来,韩氏忙抱着针线簸箩起身,把椅子留给了丈夫。

虞世清坐下之后,发现椅子热乎乎的,知道韩氏坐了许久。

他看了韩氏一眼,含笑问青芷:“青芷,你读的是《唐词选集》么?”

青芷点了点头,合上书开始背给爹爹听:“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她背着背着,声音越来越低,背到最后一句,声音已经快要消逝了,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的一件往事。

那日也是暮色苍茫烟云暧暧,她随着赵瑜在运河别业住着,那日正拿了本《唐词选集》在二楼的窗前读着,哥哥便跟着赵瑜过来了。

哥哥离开的时候,她倚着二楼的栏杆看着,眼睁睁看着哥哥骑着马消失在漠漠平林之中,整颗心被空寞惆怅的情绪笼罩了,莫名地难过……

明日便是四月初一了,她记得爹爹是四月初四访友回来,在宛州城里捡到了哥哥,把哥哥带回来的。

现如今距离四月初四可没几天了……

到了四月初四那天,一定得让爹爹进城去访问朋友,免得错过了哥哥!

哥哥那么聪明厉害,她努力赚钱,供哥哥读书科举,不信供不出一个举人进士!

到了那时候,她就抱紧哥哥的金大腿,保住爹娘的命,做一个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小地主,再也不重复前生的悲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