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活在这个年代》6、杰娃的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教育局大门,蔡杰觉得一身轻松,通过刚才潘科长跟自己聊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直接进教育局机关的事情应该问题不大了,这可是之前自己最想要的结果,至于之前被人打了一拳的小不快,早就被抛到了脑后。

工作的事情已经基本落实了,这对涉世不深的蔡杰来说,是一个足够让他兴奋很久的大好消息,蔡杰习惯性的想着要把好消息告诉张珍,但马上又觉得不妥,现在已经分手了,自己工作的事情告诉她又有什么意义呢。难不成还能挽回两人的关系?

接下来因为学校马上放暑假了,短时间内,也不用考虑上班的事情,刚才潘科长说过最快也要到8月初才会组织集中培训。现在他也没心思继续呆在县城里跟兄弟伙们喝酒闲玩了

按下跟张珍打传呼的念头,寻思着马上回家里跟爸妈报告这个好消息,毕竟这事爸妈比谁都关心。

在门口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小西街彭涛的出租房。蔡杰自己用备用钥匙打开门,彭涛还在睡觉,因为晚上小吃店关门比较晚,他一般都会睡到十点多钟才去店里,现在时间才九点多,蔡杰也不管这些,一把推醒彭涛“涛儿,涛儿,别睡了,起床了”;

彭涛揉揉眼睛抓起旁边的传呼机看了一下时间“你这么快就办完事了?”

“嗯,就是去报个到,用得了多少时间嘛。”

“怎么样?分到哪里?定下来没有?”

“可能就是县局里面吧,现在只是大概问了一下,具体的还要等领导回来定”蔡杰还是有些保守的回答道。

“那绝对是好事撒,以后大家在一起喝酒就方便了,哈哈”听到这结果,彭涛也是替蔡杰高兴。只是作为多年的朋友,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但是大家都懂。

“现在工作的事情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好好的耍几天哈,晚上继续喊他们出来喝酒”彭涛继续说。

“喝酒的事情,机会多的是,我想先回家一下,从学校回来了,总要到家里报个到撒”蔡杰接着彭涛的话。

“打个电话回去说一声就是了嘛,现在你又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算了,我还是先回去一趟吧,过段时间我还要回来参加集中培训,到时候大把的喝酒时间”,蔡杰迟疑了一下,回答道。蔡杰的家里没有装电话,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是先打到村里的小店,然后让小店的老板跑去家里喊人过来接电话,等上十分钟,再电话打过去。

“那……随便你吧,”彭涛也没有再坚持。

彭涛转身拎着洗漱盆去了外面的公共卫生间,蔡杰也趁空收拾一下自己的行李箱,现在还早,把前两天积攒下来的脏衣服拿去洗了。

两人一起回到彭涛的小吃店,随便吃了点中午饭,彭涛骑着摩托车送蔡杰去车站,准备回石牛镇,

蔡杰和彭涛都是石牛镇的人,蔡杰家在乡下一个叫苦李庙的村子;彭涛家住在镇上,老爸是农经公司的一名会计,老妈跟人合伙开了个照相馆,在当地也算还不错的了。彭涛因为成绩也不太好,高中只读了一年,就死活不再读了,跟着开饭店的舅舅学厨师,几年混下来也算是入了餐饮的门了,去年在小西街开了这小店,也是他爸妈拿钱出来给他盘下来的。

石牛镇在普城算是一个大镇,县城到镇上的班车基本上半个小时左右一班,装满人就开车,。21座的中巴车上挤了差不多40来个人才关门发车,还有大小箩筐、背篼,混杂着各种汗臭腋臭味道,蔡杰还算运气好,上车早一些,坐在了最后排的靠窗口位置。

回镇上的县道还没有铺柏油,虽然全是看上去还算平整的黄土石子路面,但坐在车上,就跟坐在打地坪用的振动盘上似的。速度稍微快一点的时候,感觉整个骨头都要散架。

一路上走走停停,县城到镇上50来公里的路,中巴车用了差不多1个半小时才到。下车后,蔡杰也没在镇上停留,拎着行李箱就沿着镇南边的一条乡村泥土公里往前走,这是镇上回苦李庙唯一的一条路。

这是一条蔡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了,从小学到初中,只要上学期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是家里到学校——学校到家里一个来回;镇上到蔡杰家里路程并不近,有整整12里路;在他们村里其实也是有小学的,当年也不知道爸妈怎么想的,让自己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跑这么远来镇里上学。

尤其是在小学的时候,蔡杰也记不清自己在这条路上到底摔了多少跤;每一次摔跤回家之后,都哭着跟老妈说“妈,我不想去镇里读书了,你把我弄村里来读吧”,妈妈每次都是一句话“男孩子,摔个跤有什么关系哦,”完全忽视杰娃不去镇里读书的要求。现在想想,也理解了当年爸妈对自己的那份苦心和要求。

现在正是下午最热的时候,蔡杰蔡杰又解开了两颗衬衫纽扣,手里横提着行李箱,吹着口哨往大步回走,汗水沿着脸颊往下直流,依然没能影响到蔡杰回家的心情。12里地蔡杰一口气走回家,也就差不多1个小时的样子;

刚到了村口,自己家那一排五间青石板瓦房便映入了眼帘,正在院子边上的橙子树下趴着乘凉的大黄就瞧见了蔡杰,兴奋的摇着尾巴冲过来迎接蔡杰。

“妈,我回来了”蔡杰的脚还没踏进院子就扯开嗓子喊了起来。

老妈正在灶房里煮猪食,听到杰娃的声音,连忙放下手里的大勺,顺手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往门口走去。

“妈,我回来了,嘿嘿”,杰娃准备往门里垮的时候,正好迎面碰上老妈。

“杰娃回来了啊,你咋现在回来,不晓得晚点走啊,现在这么热”老妈看到杰娃大汗淋漓的样子,一边嗔责着,一边抬手去接蔡杰手里的箱子。

“没事,现在又不是很热撒,嘿嘿”蔡杰没有让老妈接箱子,而是提着箱子径直走到灶房的木方桌旁边,把箱子放在了地上。

“还说不热,看你这一身汗”老妈有些心疼杰娃,连忙又转身拿起桌上的水瓶,给杰娃倒了一大杯开水。“赶紧喝点水,这是昨天灌的,不烫了”。

蔡杰笑嘻嘻的抓起玻璃罐头瓶做的水杯,咕嘟咕嘟把一大缸温开水全部灌下肚。用手背抹了抹嘴。

“这么大的人了,还一点形象都没有,快去洗把脸”老妈趁他喝水这功夫,在水缸里舀了一大盆冷水放在门口的洗脸架上面。

蔡杰是一个五口之家,蔡杰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老爸初中毕业,无奈遇上文*革,加之家里的成分不好,没有继续读书,更没有跳出农门的机会,80年代初就跟着杰娃的大伯一起跑西藏做建筑,从泥瓦工干到现在自己包一些小工程;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在家里呆上个把月时间。现在说起来虽然勉强算是个小包工头,但工程也是时有时无的,赚不赚钱完全看运气。

老妈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学,蔡杰爸爸出去挣钱去了,家里的农活以及所有大小事情,全部落在杰娃妈一个肩上,家里三个小孩也都是老妈一手拉扯大的。

蔡杰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叫蔡惠,今年刚刚18岁,去年高考落榜之后,也没心思再继续复读,家里又拿不出来上自费委培大学的那一大笔钱;所以去年毕业以后就跟村里的一帮小姐们去了特区打工,现在在一个香港人开的鞋厂里车鞋帮,每月除了自己零花之外,还能省下2、300元寄回家来。

“妈,豪娃呢?还没放学啊?”蔡杰一边洗脸一边问;蔡豪就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弟弟,还在镇里上初二,学习成绩一般,也是跟他以前一样走读,每天下午放学就回家;

本来现在镇中学已经有了宿舍,是可以住校的,但豪娃不愿意,说是自己去住校了,妈一个人在家里,他也不放心,也不知道是真不放心老妈,还是不想住校上晚自习;但下个学期上初三了,必须得住校。

“他五点放学,没这么快回来”老妈又转到灶台背后开始忙碌起她的猪食来。

“洗把脸去赶紧去休息一下吧,看你这一身的汗”老妈反复的唠叨着。本来想问问杰娃工作的事情,想着刚回来,也就没问了。

蔡杰家里的房子和村里其他人家的房子都一样——青石板瓦房,这房子还是蔡杰很小的时候,老爸、大伯外加几个匠人修起来的。五间房一溜排开,墙体是有离地面1米多高的石板挡墙加上上面用粘泥糊的墙壁,墙壁外层刷了白色的石灰面;屋顶是青色的瓦片。

房子正中间是堂屋,左侧依次是杰娃和弟弟的房间、妹妹的房间,右边则依次是老爸老妈的卧房、灶房间;堂屋和厨房都各开了一个双扇大门对着自家青石板铺起来的小院。小院外面一字排开种了7、8棵果树。一个当地典型的农家小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