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落花》第一回:迷失途羽化点睛 寻慧眼群英献才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朱元璋打算起兵讨伐黄金州之前,黄金州上下早已经风闻,只闹得人心惶惶;但是黄金州主沉怜于酒色,不问政事,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且说黄金州上有一位秋风老隐士甚是忧虑,但是他已经归隐山林,而且是前太子袁承业的私下老师,所以不能问于朝政;于是他思虑再三,他离了黄金州,辗转到了中原,徒步zj地带,又辗转到了天姥山。你道那天姥山是何居处?唐代诗仙李白有言,单说这天姥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

倒东南倾。

原来秋风老隐士本是中原人士,原名叫郭秋风,年轻时和谢登峰、易脱尘、胡凌波非常要好,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四贤”。那时候正赶上元朝末年,元顺帝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四人年轻时在一起习文练武,相约共做一番大的事业。后来郭秋风因为打死贪官污吏被人缉拿,于是无奈背井离乡离家出走,后来到了世外黄金州,自称为秋风隐士。黄金州大太子袁成业招贤纳士,听说秋风隐士有学问,便想拜为老师,但是始终寻不见秋风隐士的下落。然而过了不几年,黄金州内发生政变,袁成业受人迫害,被秋风老隐士所救,袁承业私下认秋风老隐士为老师。谢登峰等三人则投奔了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多为张士诚出谋划策。无奈张士诚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专门听信阿谀奉承之言。三人见自己明珠暗投,又想投靠朱元璋,但是考虑到那样会落下个贰臣之名,于是辞官归隐到了天姥山,出家做了道士,与郭秋风多有书信往来。朱元璋闻得三人贤名,曾经多次派人探望,邀请三人出山相助,三人均婉言谢绝,但出于对朱元璋的感激之情便为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指点布局。时间飞逝,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次秋风老隐士到天姥山就是要拜访这三位老友,四人见面欣喜万分,谈了好久,秋风老隐士把话题一转,仰天长叹道:“朱元璋果然是真主,中原随处可见天下太平景象;怎奈黄金州内仍然和元顺帝时一般无二,不知何日老百姓可享受太平。”此时谢登峰已经改名登峰上人,易脱尘已经改名叫脱尘真人,胡凌波已经改名叫凌波仙子,三人虽然出家,但是心里仍然时刻关注着天下形势。登峰上人听了说道,“你何不用中原大国文化礼仪来教化黄金州内臣民,造就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清平世界呢?”秋风老隐士听了苦笑道:“我纵然有此心,但年事已高,何以能成大事?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能寄希望于年轻有为的后人了。”

登峰上人听了,沉思了一会说道:“你不是要礼仪教化黄金州人么?我修道之前,曾有一好友,此人叫广善人,现已经辞世了。闻得他膝下有一子,非但人才出众,更兼品德刚正,性格直率,何不让他帮助你前去用中原大国孔孟礼仪教化异邦,成就大事呢?”凌波道:“以一人之力,而寄予救民大事,恐怕此事难为。”脱尘真人听了说道:“我们众人帮他,况且黄金州内有志之士也甚多,大家齐心协力或许有成功之理;况且教化异众,本是宣扬我中华大好文化之机,我看此事可行。”秋风老隐士道:“三位说的都有道理,我在黄金州内也有一帮年轻豪杰,只要他们年轻人一心为了国家、人民,哪有不成功的道理?”登峰上人口中答应,转身对小徒弟蝉翼仙子说道:“持我的请柬,前去天姥山脚下的握秀村,请我那世侄广成文前来赴宴。”蝉翼仙子听了赶忙启程。

但说那广成文幼年早慧,有过目不忘的才能,看书十行俱下。他胸怀大志,此时年方二十有一,正在山林隐居读书。这日早上,正在窗前观书,但见窗外红云一闪,成文惊奇,起身来到庭院之中。只见一红衣少女立于窗前,真是一好美丽的光景,清逸居士有言赞叹道:

春光融融笑语盈,一片红云降院庭。

青丝拂面显蝉翼,美玉从中点花屏。

蛾眉淡扫秋水影,香汗娇喘二八龄。

最爱回头千金笑,常思西子善明眸。

远看定睛近看处,疑是嫦娥难分明。

蝉翼仙子奉师命,成文才子显奇能。

才子美女齐相聚,清逸居士谱群英。

广成文见那女子说不尽的眉清目秀,粉面桃红。正在思量之时,只见蝉翼仙子轻飘飘移莲步,笑盈盈荡朱唇,燕语莺声,冲着成文嫣然一笑,做个万福道:“广公子,小女子蝉翼仙子,今日奉师父登峰上人之命,特来请广公子参加三星会。”说罢将请柬奉上。广成文打开看了一遍,沉思道:“先父在世时曾经多次给我提及登峰伯父,想不到我们机缘巧合,就住在一山之中!姑娘,恕在下冒昧,请问请柬中所言“三星”是哪三星?”蝉翼仙子抿嘴,羞涩笑笑道:“除了登峰上人外还有脱尘真人和凌波仙子,都是非凡之人。”成文听了,并不迟疑的说道:“既然是高人相邀,岂可怠慢?姑娘稍等片刻,待我收拾一下即可启程。”蝉翼仙子冲着成文点点头道:“公子不忙,我在此等候就是了。”于是将素手提着裙钗在房外赏花。时间不大,成文换了一身衣服出的门来。蝉翼仙子抬头再看时,只见眼前站着一位风姿英俊的青年:身高九尺,削肩细腰,头戴三棱公子巾,身穿素白衣,显得格外的潇洒。往脸上看去,只见成文长得脸型稍长,面如冠玉,浓眉阔目,通天鼻梁,齿白唇红。手拿一把折扇,整个人物器宇轩昂,傲骨英风,果然是三国的吕布在世、列国的子都重生。蝉翼仙子看吧,脸上微微泛起红晕,于是说道:“广公子请。”成文微微一笑,把手做了个谦让的姿势说:“姑娘请。”姑娘答应一声,二人便一同离了茅屋上路。

说起人间仙境,无非是瀛洲、方丈和天姥山三处。蝉翼仙子在前引路,成文在后面一路上观看山景,只见云雾缭绕,仙气四溢,成文心中暗暗称奇。成文虽然住在山脚下,但是自从搬到此处以来,一有时间就只用于攻读,所以从未上过仙山。今日看了山景,暗自惊叹道:看来是李白所言不虚呀!二人攀援奇石古松,分花拂柳,躲开荆棘,一路上聆听着鶴鸣,欣赏仙鹿,不觉之间就来到了天姥山的中心高峰。早见一座雄伟的大观,观顶上正中央用金字镶嵌三个大字“天姥观”,正如清逸居士所言:

虚无缥缈,扑朔迷离。虚无缥缈,千年古气盈古刹:扑朔迷离,

万道霞光缠碧空。观前古松,千奇百怪布四相;观上苔痕,郁

郁青青显静幽;观壁宝剑,摄射斗牛显元气;观中道仙,往来

无痕行流云;往往高山多贤士,踏雪寻梅觅清香。长恨老君无

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成文看吧,一边不住的称赞。一边跟着蝉翼仙子到了观中。但见观内的道士,个个青衣云履,背背宝剑,列立两厢。正中央莲花宝座之上打坐着一位老道,此人鹤发童颜,貌比老君,真是清逸居士言:

白发垂地,青衣云履。万物到此皆归一,八卦阴阳连太极。八

方震慑自威有,二目垂帘燥气无。面若晚霞,白须飘飘。信之

世上有天尊,飘然之处容成子。好一个登峰上人仙家地,成文

有缘天姥山。

成文心中暗暗思索:想必这就是登峰上人,也就是我父亲的生前好友了。正在思索之时,但见那道人站起身来,口内道:“无量天尊,成文世侄,可认得我这做伯父的吗?呵!呵!呵!我就是登峰上人是也!”成文闻言,赶忙紧走几步,跪下身来见礼。上人急忙用手相搀,口内说道:“世侄,不必多礼,我请你来,就是参加我们的三星会!来,来,随我到里面来。”说完,用手拉了成文往里就走。成文见那登峰上人虽是年长的得道高人,但却也是个急性格,于是口内含笑,不再多问,便随了他往里就走。来到里面一看,但见里面早已摆满了鲜果,两面早已是仙乐齐鸣。正中央席位上坐着两位世外的高人:头一位面似银盆,剑眉鹤目,通天鼻天下一人,贵而达头,身穿八卦仙衣,上绣阴阳太极图,手拿鹿尾拂尘,正是凌波仙子;第二位头戴九梁道冠,迎门安无暇美玉,面若晚霞,紫气东来,二目如线,身穿灰色道袍,上绣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腰扎黄色丝绦,足登云履,手拿马尾拂尘,正是脱尘真人。登峰上人向成文一一作了引荐,成文忙上前一一见礼。脱尘真人道“无量天尊,久闻广才子大名,如雷灌耳,皓月当空,今日能有一见,三生有幸。”成文闻言忙说道:“道长言重了,在下年纪轻轻,有何德之能,有劳道长如此抬爱?”真人道:“公子过谦了,贫道深居闲境,熟知日月之行,天地之变,哀哀人之思虑,悠悠万物之情,怎出我的掌心?公子,你我若有缘,将来同修,岂不快哉!”公子忙答道:“我只不过是一介书生,恐怕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脱尘真人笑笑道:“广公子,自三皇五帝以来,世人所修,总的来说只不过是文武两大派:文人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修身养性;武人可分功臣名将和草莽英雄,练武之人讲究五踪十三派八十一门,其中太极门、形意门和八卦门为之上三门。练武之人,道家为最,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当年鸿钧道人收下三徒弟:长者太上老君,次者元始天尊,三者通天教主,后人称之为三清。那元始天尊门下人才济济,我们兄弟三人说句大话,也是玉虚门人弟子的传人了。”成文细心听着,如同见到世外仙人。众人说话之间,早已经摆下了仙宴。众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不觉的红轮已经西坠。登峰上人看看脱尘真人和凌波仙子笑笑道:“二位师弟,成文在此,酒席宴前无以为笑,贫道不才,愿意舞剑助兴如何?”二人点头称赞。再看登峰上人伸手摘下七星宝剑,舞了一路剑法。你道这登峰上人剑法如何?真个是清逸居士所言:

光照云海垂天际,金乌争辉欺后羿。

流光翻滚折银波,翻江倒海覆枢玑。

登峰上人收宝剑,冲着成文微微一笑:“呵呵!贫道献丑,让世侄见笑了!”成文见了大惊失色道:“想不到伯父竟有如此功力!”上人笑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成文惊异道:“伯父品行端正,身怀绝技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个败类如果身怀绝技,百姓岂不遭殃?”脱尘真人点头道:“贤侄快人快语,我年轻时候就是这个性格。你刚才所言确实不假,所以说,我们无论修何学问,必先修德,德不正,必不能成就正果。自古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茫茫天数,不可言也。”凌波仙子道:“听师兄说成文乃世间才子,此时何不也献上一才艺,让我等开开眼界?”成文闻言,提笔在手,冲着三位长者一抱拳:“三位前辈在上,成文不过是一儒生,今日就只能圣人面前卖自画了。”说罢并不客气,于是挥毫泼墨。正是清逸居士所言:

莫道世间无贤才,龙潜九一为深渊。

才逢伯乐方施展,风云际会便上天。

你道那广成文写了些什么?原来成文写下了一篇《三星赋》,只见他写道:

映夏佳日,逸性瑞飞。彩云动而日月新,清风徐而杨柳静。玉女奉

命请凡俗,乃饱学之士;登峰摆宴会仙班,均千古圣贤。来去匆匆,

皆因奇缘。人生如水,白驹过隙。莫等闲白少年头,遗训当遵****

穆。少小离家建功业,吾辈当学霍去病。然遍观当今天下,芸芸少

年,马放南山。抱膝吟月对风雪,家财万贯学邓通。斗鸡犬马,胸

无点墨,实为吾辈痛惜。放眼当今天下,北有北元,如同虎视。四海

未服,黄金割据。文不才,愿待举火,以效犬马。愿提三尺,纵横

大漠。文,一介书生,未忘国事。与上人谈而投机,心有灵犀;见贤

才而颂高论,相识恨晚。飞花碎玉,琼浆玉露。人间生平有几回?我

为而之颂高歌。扫六合而王霸,并八荒而建业。功成名就,仙踪山林、、、、、、

众人看罢,于是道:“广公子,胸有丘壑,满腹经纶,何不取功名之路,以成就心中夙愿?”成文掷笔笑笑道:“扬雄、司马相如都是旷世奇才,可到头来只不过是舞文弄墨而已!我最欣赏的就是王猛:此人早年胸怀大志,才华过人,但不急于建功立业,却隐居山林苦读,后来桓温兵寇襄阳,王猛进谏桓温,席地而坐,扪虱倾谈,四座皆惊;然而此后王猛仍然隐居山林苦读,他这样做一是为了学习知识,为日后能有所用,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候时机。”凌波呵呵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王猛生逢乱世,而今是大明太平年间,怎可同日而语?太平年间或许更有发挥的空间呀!所以你更应积极出世,为国家、为百姓尽自己所能。其实王猛之才不但用于乱世,更能用于清平世界。你若为王猛、乐毅,只要你有为国家、人民之心,天下就有更多的符坚和燕昭王。当年张良跟随黄石公学兵法,尽心辅佐汉高祖成帝王之业绩,民享太平,已成夙愿,后弃官而入道,披发赤足,游历名山大川,为天下有志之士之楷模,后人多有学之。所以自古以来大丈夫多愿为帝师!”成文道:“他年功成之日,我愿意学习张子房,跟随道长修行,只是眼下还未能有出头之日。”凌波点点头说道:“好!好!好!眼下有一机会,能知人之才、人之智、人之险、人之志,不知公子肯试否?”公子闻言大喜:“今日听圣贤之言,茅塞顿开,如同拨云雾而见青天,大丈夫时不我待,当学卫青、霍去病纵横海内,为国家、人民建功立业,只是不知三位前辈所言机会如何?”三位高人闻言相视一笑:“自古英雄出少年,本应如此,积极做事,建功立业,方可不负才学之名”。正是:

十年寒窗苦,方修金榜名。万事莫徘徊,终成英雄事。世事本如此,

修德济世愁,世事茫茫探真道,元神入化时阴流。君不见英雄落难

市井间,符坚屈身访名贤,扪虱倾谈皆王霸,君臣殷勤无猜嫌。天伦

回转,成文称雄。

脱尘真人说道:“成文呢,此事不急,且等我给你慢慢道来。”于是脱尘真人将黄金州的事情前前后后详细讲述了一遍,然后问成文:“成文呀!不知你有无此胆量和决心去成就你今生夙愿呢?”成文听了忙起身说道:“大丈夫在世自当建功立业,为民请命,成文既授此重任,自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三人满意的点点头:“好!好!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看来我中原大国自古至今不乏豪情壮志的人物。”说完,登峰上人冲着里面击了三下掌,大声说道:“贤弟,世侄在此,他的言语你都听清楚了,怎么还不出来见客?”话音刚落,就见从里面走出一人,身高七尺,十分的消瘦,但精神矍铄。成文见了忙见礼,那老者呵呵一笑:“世侄,我不才,就是秋风老隐士。方才听的公子所言,十分感动。”二人又叙谈了一番,秋风说道:“其实我们黄金州内有志之士也是众多,项州豪杰崔不平就是其中的翘楚,我这里有我写的亲笔书信一封,将来你见到他的时候,可作为自我引荐的凭证。想你们年轻的豪俊在一起定能够成就大业。”成文接了书信收好。

众人又斗才献酒,舞剑作诗,直至东方欲晓。成文起身道:“不知几位所讲黄金州之事,我何日能去?”脱尘真人说道:“不急,不急。公子是侠义之人,但终究有侠义的急性格。今日所讲之事,日后自然应允,以后自然计较。”正是清逸居士有言:

男儿有志纵横,立功名。书尽天下奇事,笑谈中。春意浓,看悲秋,逍遥隐居天涯,胜千秋。-----词牌《相见欢》欲知后事如何,且在下会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