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小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喜不自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姐,你看是不是这个样子?我这些日子拆了织织了请教了方姑娘,才勉强织成这个样子。”瑞秋把手里的麻线手套递给幸儿,幸儿接过,半指手套,还有个护套儿,这正是自己想要的,遂赞叹道,“瑞秋你的手可真巧!”

瑞冬掀帘进来,“小姐,周管家使人来请,说是晋阳府里派人过来了,要小姐和少爷都去正院呢。”

幸儿放下手套,披上件披风跟着瑞冬去了正院,却是姑母,李震,仲闵静琬都在。

“幸儿你来了?”贺夫人道,指着地下几个箱子,又令锦屏递过一封书信给幸儿,“这是你母亲给你的,等下我使人送到你院子里去。这封信也是指明给你的,你好生看看。”又转向李震,“震儿,你父亲信中的教诲你当用心铭记,李家以后的声名可都系在你身上。”李震躬身应了。

“小姐,这儿有好几个箱子呢,也不知道都有什么。”瑞冬比幸儿还兴奋,看着她一脸跃跃欲试,幸儿遂把拆礼物的大权交给了她,“你去一个一个打开不就知道了?”说着,幸儿坐在桌边,打开了手中的信。

居然有两封信,幸儿先打开了其中一封,是娘写的,不外乎天气转凉,注意身体,并且要照顾好大哥,听好姑母的话,还提到了上次幸儿使人送回去的所谓的“麻将”的制法和玩法,田氏表示很是中意,令工坊制了一副竹麻将,没事就打着玩,在给幸儿的箱子里也有一副,让幸儿送给姑母,但却严令禁止幸儿他们沉溺此物,警惕玩物丧志云云。想不到自己这个开创者都捞不上一副,真是过河拆桥过桥抽板……反正至少还有拱猪玩……信里最后写了一句,说是武家小姐到过工坊,留了封信给幸儿又匆匆走了,田氏倒有些遗憾没能招待到她,只是依着她的意思把信转交给幸儿。

武家小姐?难道是林子?他真的去了晋阳,去了工坊?……而自己却不在?……不知道他会不会怪自己爽约不至,不知道自己何时何地才能见上他一面,哦,天,要是自己当初偷跑成功,要是没有那该死的雨,要是自己能跟他见上一面,那得有多好啊,再也不用像现在似的天天的悬着颗心,每天都活在无休止的期盼里。

幸儿看着手里的另一封信,心跳的很快,她感觉自己的脸庞甚至都有些发热,她摸着自己的脸,又抚着胸口,深呼吸了一口,用有些颤抖的手指打开了信,甚至一开始她都没勇气仔细看,等过了会儿,眼睛对好了焦距,幸儿方看的清楚,信里一开始写着他是回乡祭祖路过晋阳,谋见一面未果,遂返回家去了,希望幸儿仍能与其保持书信联络,在信尾不起眼的地方写着一溜儿英文字母,幸儿费劲的用拼音把它们一一拼读出来之后,又惊又喜,想大笑,但是却觉得鼻子酸酸的,有点想哭,又不自禁的扬高了嘴角……

“小姐,你看,这个织毯多漂亮,小姐正可垫在榻上,歪着看书也好,做女工也好,岂不暖和?”瑞冬拿出箱子里的织毯,朝幸儿展示着,见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瑞冬放下织毯,叫道,“小姐,小姐?”只见幸儿呆坐在椅子里,表情悲喜难辨,好似入定了一般。

瑞冬悄悄的上前,悄悄的叫了声,“小姐?”倒把幸儿吓了一跳,她刚才魂飞九天之外,正畅想到和林子的未来,冷不丁的被瑞冬唤了回来,见地下箱子里的东西摆了一地,定了定神,方道,“有什么好玩东西没有?”

瑞冬献宝一样笑道。“有不少呢。有小姐爱吃地油枣。红果。杏干桃干。这个好重。是澄泥砚。小姐正好拿来磨墨写字。这儿还有不少各样颜色地蜀笺。想是让小姐折着玩儿地。小姐你看。这有一对琉璃耳杯。”

盒子里躺着一对琥珀色。造型精巧地琉璃耳杯。这么眼熟?幸儿想起了不知哪次跟着母亲看库房地时候见过。当时赞了一句精致。想讨来地。田氏说怕她失手砸了。等她大些再说。没想到娘一直记到了今日。还巴巴地送了过来。幸儿有些难过。她和哥哥都到了京城。娘地日子想必难过地紧吧?想着自己这些日子天天记挂着林子地消息。倒很少想起母亲。幸儿羞愧极了。她摩挲着琉璃耳杯。对瑞冬道。“来送东西地人还没走吧?我要给娘写封信。”

瑞冬摇摇头。“没走。听周管家说他们这一路也很是辛苦。会歇几天再走。

幸儿心下稍安。对了。待会儿还要去李震那儿一趟。让他也写一封。这样。娘想起儿女地时候。拿出信来看上一看。总可聊以解忧吧。

见小姐见了耳杯之后就突然郁郁寡欢起来。瑞冬小心地拿起织毯。“小姐。这个织毯很是暖和。给你放在榻上好不好?”

“织毯?”幸儿接过,这块织毯不是很大,中心有朵大大的石榴花,四角有几朵小花遥相呼应,摸上去轻柔软和,很是舒服。

“织毯有好几条,小姐,你看,你想挑哪一条铺在榻上?剩下的我先收起来。”瑞冬道。

“就铺这个石榴花的吧,”幸儿道,忽的心中一动,“这是用什么织出来的,这么软和轻盈?”

瑞冬笑道,“这个我可不知道了,小姐不如问问秦妈,她年纪长些,想必知道的多。”

“秦妈,你可知道这织毯是用什么织出来的吗?”幸儿问着刚进房的秦妈,瑞夏和瑞秋也跟着一起进了屋。

秦妈拿着精美的织毯摸了一会儿,“我觉着是羊毛,要不不能这么轻又这么暖。”

幸儿点点头,想起了在草原上的时光,当时公主的毡子里,地上可不就是铺着这些个织毯?怎么自己倒忘了,草原上最不缺的不就是羊毛马奶这些,因笑道,“嗯,我猜也是。秦妈,你和瑞夏先下去吧。”

瑞秋见幸儿笑意盈盈的望着自己,“小姐,我可是有什么不妥?”

幸儿摇摇头,“不,你太妥了,听着,瑞冬,你把那条,嗯,那条赭色白色相间的织毯拿过来。”瑞冬不明所以的递给幸儿,幸儿得意的展开给瑞秋,“看,这是不是又软和又轻盈?你上次不是问我编个麻绳手套做什么,太粗糙了又伤手,现在……”

瑞秋一开始还迷茫着,后来突然睁大了眼睛,“小姐,你是说……是说……,这,这不妥吧,这织毯看起来手工精美,想必也是价值不菲。”

“这有这么多条呢,拿一条出来试试,行的话再说,不行的话就说我不小心弄脏了毁了呗,没人知道。

”幸儿一脸兴奋。

瑞冬看看摩拳擦掌的小姐又看看满脸为难的瑞秋,“瑞秋你和小姐在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

“听不懂不要紧,瑞冬,现在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去把这条赭色的织毯拆了,顺着毛线拆,尽量不要动剪刀,我想要完整的毛线,越长越好。”幸儿笃定道。

瑞秋无奈的叹息一声,现在轮到瑞冬睁大了眼睛,她没听错吧?

“小姐,这几团毛线按颜色分好了,这是白色的,这是赭色的,这是藏青色的,还有这团绛红色的。”瑞冬劳累了一天,终于把织毯拆完了,真是糟践东西啊,那么精美的织毯现在变成了几团乱糟糟的毛线,想想她就觉得心疼。

“瑞冬,你辛苦了!”幸儿斗志昂扬,让瑞冬先在一边凳子上坐着歇歇,然后拿了一团毛线,吩咐瑞秋看好,“你看,像这样,拿一团毛线过来,从一头开始,卷在手上,然后慢慢把所有毛线缠成一个毛线球,这样不是有条有理多了?用的时候也方便多了。”

说完,把手上的小球递给瑞秋,瑞秋依葫芦画瓢,老老实实的缠起了毛线。

瑞冬得了空,听着小姐话里的意思,“小姐,你要这毛线有什么大用场吗?”

“嗯,”幸儿神秘道,“天机不可泄露。”

瑞冬习惯了幸儿故作神秘的样儿,倒也没去寻根究底,歇了一下就帮着瑞秋一起缠毛线了,不一会儿功夫,几个大毛线球就新鲜出炉了。

“小姐,我洗过手了,我想可以开始了。”瑞秋一脸郑重。

“嗯,那就开始吧。”幸儿把毛笔改装的毛衣棒针递给瑞秋,“我相信你!”

瑞秋接过棒针,低着头,慢慢的开始了她的征程,桌上,摆着幸儿画的纸样子和那副麻线手套。

瑞冬进来给灯里添油,见状终于恍然大悟,“小姐,你这是……”

幸儿把手放在嘴上,“嘘,保密!我想给琬姐晴姐一个惊喜,不过,第一副是给母亲的,正好让他们捎回去,只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瑞秋闻言,微笑道,“不是还有两三日嘛,我想应该来得及的。”

幸儿看外面已是深夜了,“明日再接着做吧,今儿太晚了,熬坏了眼可不行。”

“小姐先睡吧,我回我们屋去接着织会儿,我今儿正好也不累,可以多干会儿。”瑞秋道。

现在连个近视镜都没有,瑞秋又是个擅长针线的,眼睛可是本钱,幸儿喊着瑞冬,“我把瑞秋交给你了,要是她非要连夜干活你就直接把灯吹了就是,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把你们发回晋阳守萱院去,别笑,我说真的!”幸儿强调道。

瑞冬笑着应道,“是,小姐放心吧,我必会管好她的。”

瑞秋知道幸儿是为了自己好,当下也不再坚持,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