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泰公主》人物番外篇—宋之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视元年,武则天带着太平公主和李仙蕙等人到山西文水省亲。为了迎接武则天,几年来武氏一家在文水大兴土木,差不多把旁边的汾洲城都连到一块了,文水和汾洲之间有一座刚刚建成的文水书院,诗人宋之问的弟弟宋之闵经常和几个年轻的书生在那里饮酒会诗。

在文水书院里,李仙蕙第一次见到了英俊潇洒的少年书生——宋之闵。

宋之闵,汾州隰城人士,字兰卿,外号兰卿公子。祖上三代进士出身,书香门第之后。父亲宋至清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遂门生无数,颇有美名。

当时,书院里的一群年轻人正坐在一处凉亭内吟诗作对、谈笑风生。李仙蕙何曾见过这样的情景,于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着他们。

年轻的书生们此时也发现了这个正盯着他们看的美丽少女,没人会想到他们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就是当今皇上的孙女,永泰郡主。于是酒至微醺时,人群之中便有人开起了玩笑:“兰卿(宋之闵的字)兄,我看此女子倒是与你万般相配!”“确实!确实般配!”“…哈哈哈哈!”众人纷纷附和着调侃起宋之闵来。

宋之闵被他们这样一说,支吾着不知如何辩驳,脸唰地就红了。而站在一旁的小郡主自然也听到了他们说的那些话,她一下也脸红了起来。

李仙蕙偷偷望着那位众人口中所言“与她相配”的俊俏书生,心底里悄悄生出了些旖旎的少女心思。

两个年轻人,一个才华横溢,貌若潘安;一个端庄秀丽,美若天仙。彼时又都是十三四岁,正是那些个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年纪,于是两人一见钟情。之后,李仙蕙又去了书院多次,有好事者在二人中间撮合他俩,为他们鸿雁传书,这样一来二去,李仙蕙和宋之闵二人之间的感情越发深厚了,最后竟在书信中互相私定了终身。尽管在当时,私定终身一事有违常理,但此时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如同那空谷幽兰一般纯洁美好,并无任何逾越之举。

可他们谁都没想到李仙蕙的父亲李显竟然又被恢复了太子之位,这下李仙蕙的身份可就大不相同了。此时的李仙蕙先得跟随她的父亲回到皇权的中心洛阳都城,于是她只能与恋人暂别。

没曾想这一别竟是永远,让两个相爱之人从此天人永隔。

仙蕙郡主恋恋不舍地随武则天回到长安后,宋之闵也赶到长安投奔了堂兄诗人宋之问。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求见李仙蕙一面,可惜终未能遂愿。于是他只好一边卖写字画,一边打听着关于李仙蕙的消息。

这时宋之闵意外地结识了书法家李邕,李邕很快知道了宋之闵为李仙蕙日思夜想一事,他高兴地说:“兰卿兄,这可是上天注定的一段姻缘呀,你结识我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我可助你成此美事。”

原来太子李显很喜欢书法,尤善工草隶,私下经常与李邕推敲,因而成了好朋友。宋之闵当下就激动的热泪盈眶,为这他已经等了整整一年。经李邕几次引见之后,李显对这个年轻书生颇为欣赏。一日,宋之闵突然向李显跪拜在地,说出了他在文水书院和李仙蕙相识并私定终身之事。

李显听了一惊,随后又喜上心头,他想到这宋之闵虽家世一般,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让女儿嫁给他,总比嫁给那些个皇亲贵族家的酒囊饭袋们要好得多。

当下李显便佯怒叫来了仙蕙郡主,李显责问:“不经父母,你怎可与人在外私定终身!”,后经宋之闵和郡主百般求情,李显才不再追究其责任。他让宋之闵回去安心等待,待他禀明武后,为他们乞旨成婚。

就在宋之闵和仙蕙郡主都沉浸在喜悦中时,武后下了一道圣旨,赐婚给郡主李仙蕙与继魏王武延基二人,与之前承诺二人时所说的完全不同。

一个是武则天的孙女,一个是外孙,这种为了巩固已有的政权的联姻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数不胜数。一向孝顺温婉的李仙蕙无法违抗祖母的旨意,只能含泪接下了这道赐婚圣旨。此后公主日夜伤心落泪,心如死灰般的在皇宫中等待着嫁入王府。而远在汾州等待迎娶爱人的宋之闵,此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一下遭受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竟当场吐血。宋母大惊连忙派人请郎中为爱子看病。大夫告诉他们宋之闵这是心中郁结所致,只能静心调养,切莫思虑过度。可是悲伤欲绝的宋之闵又怎么会轻易放下此事呢,结果他就这样一天天消瘦下去,本来丰神俊朗的少年如今形同枯槁。宋母一看那些普通的药石对儿子根本无用,便打定了主意赶回了苗疆的娘家去寻求解决之法,没曾想这一去就再没机会回来。

两年后,宫中传出了消息说永泰公主难产而死,宋之闵不信,他觉得公主一定是因为被迫嫁给他人才会郁郁而终。

三年后的神龙元年,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驾崩。二年,登基后的中宗皇帝追赠李仙蕙为永泰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

此时宋之闵不再成天痴痴傻傻,他变卖了祖产,捐钱当了永泰公主的守陵官,并买通扩建陵墓的工匠,偷偷留下一条暗道。

原来宋之闵的母亲是苗疆一带有名的巫女,在嫁入宋家后的宋母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这一层身份,宋之闵也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某一次的无意之中发现了此事。好友每日前来看望宋之闵,他见苦口婆心开导他行不通后,便同他谈天说地什么话题都尝试一遍,以此希望能引起宋之闵昔日对学问的进取之心。

当他谈论到人死后有关灵魂一事时,宋之闵的眼中突然有了神采,他想起了自己母亲曾沿习过巫术一事。随即不顾欣喜他恢复的好友,在家里一通翻箱倒柜,终于在一处隐蔽的暗柜中宋之闵发现了一本名为血祭禁术的手抄书册。上面记载着如何召唤九幽魔神的步骤方法,即通过献祭仪式以全身鲜血为祭品,以自身魂魄为代价,引魔神从冥界前来人间,实现施术者的心愿。

于是在扩建陵墓完工之后的晚上,宋之闵孤身一人钻进了暗道中。那条暗道直通主棺墓室,他想去移开厚厚的棺椁,再看一眼爱人的面容。可是多年颓废丧志的宋之闵早已不再像当年一样身强力壮,此时的他推了半天公主的棺盖却未能移动分毫,宋之闵气喘吁吁,只能无奈地停了下来。

这时候陵墓外面却有人默默地往那暗道洞口里填土,正是宋之闵的那位知心好友李邕。原来宋之闵早在暗道完成时,便卑躬屈膝地一再请求这位好友能在他进入公主陵墓后帮他把这条暗道的洞口封死,李邕知道宋之闵此时心意已决,最后终是点头应允。

此时放弃开棺的宋之闵,死死地抱着公主的棺椁,他从自己的怀中摸出了一块龟甲。此时满脸泪水的宋之闵颤抖着他的一双手,用小刀在龟甲上面仔细刻下了他和永泰公主的名字,并在后面缀上“生生世世,永结同心”这八个字。

然后,宋之闵用这枚龟甲占卜出施术布阵所需的确切方位。最后在墓室的正北角开始施行血祭之术。

宋之闵割破自己的手腕按照书上所言一一在脚下勾画出来,慢慢血越来越多,宋之闵眼前发黑,嘴唇发白,明显是失血过多的表现。也许是他心中那份不顾一切的执念起了作用,宋之闵的禁术居然在此时生效了。墓室里一下子阴风大作,黑风之中魔神的身影慢慢显露出来,见到魔神的那一刻宋之闵当场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书中所说的那个最后会吞下他魂魄的魔神,竟然就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公主李仙蒽。

然而此时的宋之闵已经无暇顾及其他了,书生痴情地望着眼前的公主,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面前这个魔神和他记忆中的公主一样,一样的美若天仙,明艳动人。而此刻,被宋之闵以献祭之术召唤而来的公主,在禁术的作用下意识全无,只剩下让施术者完成心愿然后吞噬其魂魄的欲望。她根本不知道此刻出现在眼前的这个就是她唯一爱过的那个书生,那个像玉一样温文尔雅俊美不凡的书生,宋之闵。

在宋之闵还在含情脉脉看着公主的时候,魔神要开始收取施术者所要付出的代价了。于是公主身为魔神毫不犹豫地吃掉了宋之闵的魂魄。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李仙蒽的自我意识清醒过来。还记得一切的公主悲愤欲绝。

啊啊啊……

李仙蒽发出强烈的悲鸣,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吃掉自己爱人的魂魄!

但此时,即使这位公主多么悲愤欲绝,疯狂地自虐,书生的灵魂也都再也无法挽回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的公主,只能尽力想办法去弥补。最后她用自己棺椁中的部分身体和她成为魔神的灵体中抽出的一部分来进行融合,李仙蕙用她的法力重新造了个一模一样的“书生”出来,一具容颜不老,不死不灭却没有一丝灵魂的怪物躯壳。公主把“宋之闵”带到冥界,从此他便躺在了黄泉河畔,替曾经的书生宋之闵完成那个日夜陪伴和守护公主李仙蕙的心愿。

就这样,公主和书生在冥界黄泉河畔,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终于在他们徘徊此处的第一千年。

确切地说,是他们刚好度过的整一千个年头的这一天,冥界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天,河畔上漫山遍野的彼岸花、忽然开了。

彼岸花,一种只存在于冥界黄泉彼岸的接引之花。如血一般鲜红的颜色,此时铺满了通向地狱的路,亦是这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传说中彼岸花的花香有种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当死者渡过忘川,就忘却其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彼岸,而往生者就随着彼岸花的指引通向幽冥地狱。

“能、唤起。。。生前的记忆么。。。”

公主李仙蕙喃喃自语。

她慢慢地走过这片如火如荼的彼岸花海,底下的这条黄泉路的尽头是一条名为忘川的冥河。这里偌大的冥界只有她脚下的这一条路,而她日夜徘徊往返于此路上已有足足千年。

一千年究竟是有多久?

其实她也说不太清楚。

大概就是那三十六万五千个日日夜夜那么久。

这段日子里,她无数次的从路的这头出发,然后无一例外在尽头戛然而止。

这条路熟悉的让她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该怎么走。而“宋之闵”一直就躺在路的尽头那处等着她。

李仙蕙慢慢靠近了尽头,前方就是【忘川】,又名“三途河”,此河横于黄泉路和地府之间,其河水为三界众生的怨念凝聚而成,颜色深红混沌一片。寻常魂魄一沾这水就会不由自主地沉入水中被其吞噬。唯有天生异数的亡魂不同,黄泉河水会激发出魂魄中蕴含的天生魂力,倘若此时外界又刚好有人对其大体做法,便能顺势借此河中万千生灵之怨变为诸天神魔。

永泰公主便是如此。

李仙蕙来到宋之闵身边,弯下身来微笑着摸了摸他的面庞,眼神里充满着爱意。下一秒,她忽然沉下脸直起身子。

“冰冷的。”李仙蕙喃喃自语。

眼泪从上面一颗颗掉落下来。

李仙蕙冷若冰霜的脸上满是泪水,她俯视着这具由她亲手创造出来的身躯,明明完美的和他一模一样,却在触摸的时候残忍地告诉自己,不像他,根本就不像他!一点都不像!这个冷冰冰不会哭不会笑一动不动的木偶,根本就不是那个对她笑的一脸温柔的书生,不是那个昔日文水书院里被人说与她万分般配的英俊少年宋之闵。

“不是他。”

“这怎么可能是我的书生…”李仙蕙失魂落魄地说。

她满脸失神地踉跄着向前,她突然觉得这里好冷,这里比她死去的那个皇宫还要冷。

李仙蕙一点点挪动脚步往前走,她想,她要到那条河里去。

对,她要去水里,让好多好多水把她藏起来,全部都藏在里面,这样她就不会再冷了。

李仙蕙走的特别慢,身体随着脚步不住地左右摇晃着,公主觉得自己好累。于是她低下头想了想,原来自己走了一千年的路,是该累了。现在,她要去到那河里面睡一会儿。

也许,等她醒来的时候,她还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小少女,那个父亲没有被复位太子,还住在汾州汶水的小小郡主。那个才刚见了宋之闵,就对他一见倾心的李仙蕙。

突然,一只手伸出来拉住了这个即将远去的身影。

“秾…华。”

一道微乎其微的声音从身后方传来。

李仙蕙不敢相信地回过身。

那个一千年来都一动不动的木偶空壳,此时像是突然被注入了一个灵魂后,一下活了过来。眼前的宋之闵不再像个人偶一般,此时的他正鲜活地用某种明亮而又饱含深情的熟悉目光注视着公主。尽管这个宋之闵像个新生儿一般,没有任何记忆。也许是原身对她的执念太深,让眼前这人口中笨拙地不断重复着刚才所说的那两个字。

“秾华”——正是永泰公主李仙蕙的小名。

那一刻,公主泣不成声。

此时在两人的脚下,一朵纯白的彼岸花静静地开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