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拨雾江湖路》第37章 最坏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长悦突然站了起来,身下的椅子被向后推去,响起一阵刺耳的摩擦声,她的声音随之而来:“治军和进成呢?”

“平安无事,现已返程。”

董长悦长舒了口气,示意王家文坐到桌边,平复了心情,说道:“既然如此,你匆忙赶来是……”

“随口信还说,知州戴大人请咱镖局主事人今日申时二刻前往衙门。”王家文说话有点喘,“董嫂出门时,记得带个弟兄。”

“出门有危险?”董长悦疑惑。

“原先我也觉得马掌柜这趟镖,自治军他们前去赔礼,便到此为止了。”王家文答非所问,他在“赔礼”二字特意重音,目光扫过大非和董长悦。

众人面面相觑,等他下文。

“可是,下镖的、收镖的、运镖的,全死了。”王家文声音低沉,像暴雨前的沉闷压得众人心头喘不过气来,“全死了意味着什么?”

“镖金不菲,必然镖物不凡;镖师尽亡,必然劫匪不凡。收镖人咱们不了解暂且不论,下镖的马掌柜是老主顾了,算不上知根知底,多少也有些了解,那么他为何要送出那不凡的镖物?又或者那镖物他从何得来?”王家文口吻平淡,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他娓娓道来,像是暴雨前雷龙蛰伏于云中,翻腾身躯涌来一缕清风。

“他死了,说明了什么?可能他也只是一个经手人,可能他是一颗弃子,这可能是大势力之间的博弈,我们不知道,但是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势力盯着我们——治军抵达,马掌柜就死了。盯着我们干什么呢?可能是通过盯着我们找到了收镖人和下镖人并杀了罢。”王家文自问自答又似乎答不上来,只是众人听来只觉得暴雨骤降,雷龙亮爪,惊得说不出话。

过了片刻,大非的声音响起:“王大哥你是说,收镖和下镖的两方势力会找我们泄愤?”

王家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他叹了口气,心中又起了波澜:“我亦不知,但这应该是最坏的情况了罢……”

大非想了会说道:“王大哥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大势力之间的贵重物件何须通过镖局来传递?他们应该有更稳妥的方式才对……”

“哥,王大叔,你们想这些干什么?他们要是来了更好,咱们刚好顺藤摸瓜替荣叔报仇呢!”小非一语打破愁云,“咱们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是啊是啊,还是小非这招实在。听你俩说得云里雾里心惊胆战的,筷子都拿不稳了。”几个镖师应和着。

王家文与大非心有灵犀地互视了一眼,眼中满是无奈。

这时候,董长悦沉吟道:“细细想来,家文所说也并非危言,这一整个事件连起来,确实是多有不通。对了,旭林,当时马掌柜下镖时候的情形,你可还记得?”

坐在一旁独自饮酒的方旭林闻言放下酒杯,紧了紧敞开的衣衫,拍着肚皮说道:“那天是八月初……初七,我和几个弟兄给他送去几箱玉石。之后马掌柜便说有个要紧的东西要混在镖物里一起送去白鹭城,我做不了主便传信回来了。后来跟马掌柜谈镖金的时候……”

“谈镖金的时候怎么样?”

方旭林想了想,继续道:“不知是不是我错觉,我觉得他比以往时候慷慨了许多。还有便是相别时,他看起来好像如释重负……”

“马掌柜向来铁公鸡,慷慨?如释重负?”王家文习惯地一手摩搓着胡茬,另一手食指叩击着桌面,他抬眼向众人看去,目光跟大非相触,便马上挪开,接着目光落到方旭林身上,一样一驻而过,最后他与董长悦对视了片刻,说道:“董嫂,马掌柜虽然从不拖欠镖金,但算不上慷慨罢?”

董长悦严肃地点了点头。

“这些异样,基本能肯定马掌柜出这个镖不是本意了。”王家文说着似乎想到了些什么,压低了声音喃喃自语:“马掌柜和持镖方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选择走镖呢?诚如大非所说,为什么不用更稳妥的方式?”

“王大叔啊,旭林叔他说是错觉啊。万一真是错觉呢?”小非突然问道。

王家文定了定神笑道:“小非啊,不管这个错觉是真是假,只要错觉的这个念头冒出来,便说明不同以往了。”

“仔细一想,还真是家文说的这个理。”方旭林一旁赞同道。

“既然如此,那明天这镖……”董长悦目光扫向小非哥俩,最后落到王家文身上,“便不去了罢?”

王家文摇了摇头:“不,既然已经接下,哪有爽约的道理。而且咱们开门做生意,哪能一直躲着。最关键的,敌暗我明,若真是最坏的情况,咱们如临大敌的模样更容易落入圈套。大伙一切照旧,只是切不可落单,晚上睡觉也两人一房罢。”

董长悦拧了拧眉头,说道:“都按家文说的做罢,日后都警觉一些。家文这个事你多多费心,一柄剑一直悬在头顶也不是办法。”

“董嫂,我尽力。”王家文沉声道。

“对了,家文,关于千机毒和琼花,饭后你都跟大伙说说罢,群策群力说不定会有所发现。”董长悦继续道,“下午我先去衙门了解一下情况,希望有新的线索。”

*****

等到董长悦离开衙门回到镖局,已经临近酉时了。

王家文一见董长悦回来了便拄着拐杖出了房门,迫不及待地就问道:“董嫂,可有新线索?”

董长悦点了点头,先让秀子帮忙搀扶着他,再说道:“戴大人说,马掌柜被一剑封喉,死前无人听到呼救,而看其手法,凶手应该是经验丰富身手不凡的杀手刺客一类。”

王家文闻言一呆停下步子,望着董长悦说道:“董嫂,这会是巧合吗?”

“我也曾这般问过戴大人,戴大人也说不准。”董长悦继续道,“还有,我到衙门不久,白鹭衙门的捕头也到了,他说查了好些日子都没查出向先生的跟脚。”

“向先生?”

“就是白鹭城的收镖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