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袁术》第三章 定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得郭嘉,时术二十有七,嘉年二十。

一连几日,我都和郭嘉食则同桌,睡则同榻,每日谈论天下大势,常有所得。忽地有一日,程越入帐禀报杨弘带着一名军士以及孙坚的使者求见。我和郭嘉相视而笑,急忙想让他们进来,但郭嘉却阻止道“:先让长吏大人进来。”见我点头允许,程越才退出帐外。

“:主公。”杨弘对我拱手作礼,眼睛却看向我身旁的郭嘉。我略一会意忙介绍道“:文博,此乃郭嘉郭奉孝,吾方拜其为军师祭酒。”杨弘看着郭嘉。稍稍双手拱拳,欠身施礼。

“:久闻主公言文博之名,今日得见,名副其实!”郭嘉对杨弘的冷淡不以为意,热络的说道。我见此情景赶紧走过去。分别抓起两人的手说,“公等二人俱有大才,同为某家之心腹,还望彼此之间戮力一共,助吾成就大业。”

“:诺。”两人同时应是,在看彼此却多了几分亲热。

“:文博,孙文台遣使到此,意欲何为?”

“:无他,南阳耳!”

“:恭喜主公得南阳。”

“:哈哈,既如此,请使者并随军军士进来。”

那军士也跪地口称我为主公。我打量那军士一番,年过中旬,雄姿英伟,双目之间精光闪烁,而面对着我恭敬而不卑微,我赶紧走上前去将他扶起“:敢问将军大名,现任何职?今番护送使者前来,劳苦功高,吾必有重赏。”

“:不劳主公挂辞,某家南阳黄忠,字汉升,现仅为一马弓手领卒正。”

什么?黄忠在我手下?还只是一名马弓手?哎呀!我实在是暴殄天物啊!我躬身将黄忠扶起,对着黄忠施礼道歉“:某顺大义,举义旗,兴大兵,幸得四方豪杰之士争相来投,然吾竟让明珠蒙尘,让壮士不得申志,此诚吾之过也!今请受吾礼,非为其他,乃为四方豪杰也。”

“:主公,贱躯不足主公如此相待也。幸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黄忠双眼赤红,泪水不有自主的流出来。

“:今讨贼甚急,汉升暂可留在此地,等来日盟主令下,必以汉升为我先锋。”

“:咳咳。”我与黄忠一副君臣相得的情景,却忘记了身边还有一人,急的杨弘忍不住出声提示。

我回过神来,又对着使者长?作礼“:适才怠慢先生,万望恕罪,敢问先生此来有何指教?”

那使者对我躬身一礼,称“:长沙太守门下恒阶拜见后将军。”

“:恒阶?你是恒阶?!哈哈哈哈,久闻长沙有奇才,恒阶恒伯绪,少年成名,为郡功曹。今日得见,幸甚喜甚!”

“:将军知我?!”恒阶一副惊讶的表情。

“:哈哈,此天机不可泄也!”我故作高深答道,“今日既得汉升又见伯绪,诚谓双喜也,宜举筵相贺。”

“:将军请慢,吾受太守之约,托以大事,今欲先公而后私也。”

“:伯绪真明达,忠义之士也,文台何其幸也!”我感慨道。

“:将军请听吾言,南阳太守张咨妄行不法,阻扰文台公之义军,此贼诚董卓之爪牙,今吾家太守除之,顺天意,应民心。然吾家主公自知才能不及将军,欲以南阳托之,合力共伐董贼,万望接纳。”

“:这??????。”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身边的杨弘连忙出声喝斥“:孙坚好胆,张公乃朝廷钦命太守,今你家太守擅自杀之,置朝廷,天子为何物?若人人都学你家太守,大汉威严何在?朝廷法度何在?”

“:哼,”恒阶对杨弘的指责毫不在意,只对着我声色俱烈说道“:将军家四世三公,名声达于天下,恩泽广被四海,竟如此短时呼?吾家太守举郡相应一敬将军名爵二报昔日洛阳相知之恩。若不纳,恐天下英雄引以为耻。”

“:四世三公非吾之功,此先辈之能也,吾常思不能累及先贤,每每有所言行必再三思量,唯恐行差言错,辱及列祖。今无有朝廷诏令即行州郡事,恐海内非议。不若先与文台结盟,合力讨贼。”我思量一会,才缓缓答道。

“:主公,南阳空虚,且屡有人叛,若无重军辖制恐复起大乱。不若先暂领太守之职,在上表天子等太守到来在相让不迟。”郭嘉突然横插一句。

“:既如此,吾暂领太守之职,文博,请速速遣人至天子出,表明个中缘由,来人请办宴席招待贵客。”一番推让之后,我还是如历史般当上了南阳太守。

虽然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恒阶,但闻铉而知雅意的郭嘉和杨弘纷纷向恒阶敬酒,就是新进得黄忠,老资格的纪灵等人也热络的向恒阶说项,但恒阶为人忠义,虽然我屡屡隐晦的提出招揽之意,他都顾左右而言他,最后还是与我依依惜别。

有一天,杨弘问我为什么如此看重恒阶,我答曰“:恨不能和天下英雄共商大事也,而恒阶能识大局,有名节,知忠义吾若得伯绪,荆南可定也。”

恒阶走后,郭嘉向我谏言“:主公可领文博为南阳假长吏,统领郡事,伏义将军为南阳假都尉,编练兵马。文博智谋不凡,伏义勇武可嘉且为忠义之士,必可保南阳不落他人之手。”我深以为然,遍请来杨弘和纪灵而二人,一一嘱咐。

“:主公,奉孝先生有大谋,若他在,吾自可安然归去,不过主公欲归则不可为第一人,可使计令本初先归渤海。”杨弘听懂我的话,也谏言道。

“:计将安出?”

“:曾问韩文杰初为州牧,曾为帮关东还是关西征求部署意见,可知此人外面刚烈,内心懦弱,且易为他人所左右。其坐拥冀州天下粮仓,而无甚才能,此怀璧之罪,主公知本初,其甘为人下之臣呼?而韩文杰袁氏门徒,主公知之,本初亦知之。不若向本初谏言明里引外兵寇冀州,暗夺之。韩文杰忧惧,或者相让。则本初心喜必不疑主公有他,其自会领军归渤海,诸军既退,主公可安然返南乡。”

我亦以为然,与郭嘉谈及此事,郭嘉沉思一会说“:文博此计甚妙,不过我等举义兵,今不发一矢,不伤一人而归,恐天下之士未必服也,不若连一二敢战之军,猛攻荥阳。破之则趁势进西望京洛,不破在归亦不迟。”

我听了这个既不损声望又得实利的计谋不由得赞叹道“:奉孝思维慎密,能全大局。吾得之,何其幸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