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碗孟婆汤》第一章 阴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是阴间,又被人们称为幽都或冥界。说白了,也就是凡人口中的阴曹地府。我是孟婆的接班人,名唤望晨。其实这个名字是婆婆给我起的,因为我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个浑浑噩噩的痴儿,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更不知道为什么就到了阴曹地府。婆婆告诉我说,阴间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或者说这里只有黑夜,她讨厌黑乎乎的环境。所以就给我起了望晨这名字,也就是眺望晨光的意思。

用兰芷的话说,我刚来的时候就是一只呆呆的女鬼。而且平静得很不正常。一问三不知,别的鬼刚来的时候好歹有表情。要么一副痛哭流涕,悔不当初的样子,要么就是苦大仇深,咬牙切齿,更有甚者,张牙舞爪,不听鬼差管束。唯独我,呆呆痴痴,茫然又好奇的打量着地府的一切。后来兰芷还曾悄悄问过我是不是认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竟然没经过前面的程序,直接来到了奈何桥头,还好命的被孟婆収为接班人,要知道孟婆收弟子可是很严格的。

兰芷是个话多的丫头,整天对着我这个闷葫芦肯定憋坏了。她原是一株兰草,长在奈何桥头,因看了不少红尘往事,受到感化就修了一个人身,恰巧婆婆少帮手,就让她帮着熬汤。

这不,她看我干完活后又照常蹲在桥头石头上托着腮发呆,就过来搭讪道:“望晨,又发呆呢?”

我不吭声,视线仍然毫无焦点的看着奈何桥的对岸。

“喂,我跟你说话呢。”

“嗯”良久,我缓缓吐出一个字,可眼睛仍然没有看她。

“望晨,其实我一直好奇你是怎么跳过那几关来到这冥府的呢?”她挠挠头,很是不解的样子。

见我转过头对上她的视线,她很是欣喜:“那我给你讲讲凡人是怎么来到阴间的吧,你也好歹能想想是怎么被丢到这儿来的。”

于是,不等我搭话,她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原来,凡人死后来到阴间需要经过七大过程。

人死后,先由阴间的捕快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由牛头马面带至鬼门关,这是通往阴间的必经关卡。曾有言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因为在鬼门关这里有阎王派去的十六个恶鬼专门盘查路引,也就是人死后到阴间报到的依据。若无路引是进不了阴间的。那是一个长三尺,宽两尺,用黄色软纸做的凭证。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还印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的印章,凡人死后入殓烧掉,就会随着灵魂来到地府。

过了鬼门关,接下来就是长长的黄泉路。黄泉路上铺满了火红的彼岸花,远远看去就像是血铺成的红毯。这是阴间唯一有一丝阳气的地方,也是唯一有光的地方。因此黄泉路也被称为“火照之路”。人到了阳寿就会自然死亡,这些自然死亡的人,会经过鬼门关,之后魂魄变成鬼。另外黄泉路上还有一些孤魂野鬼是指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人。他们既不能还阳也不能在阴间投胎,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阳寿到了再去找阎王报到。

第三关便是奈何桥边的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上书“早登彼岸”三生石上刻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来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来世的孽缘,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在这上面了。千百年来,它看到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还的情,该了的债。三生石前,看着自己今生的不少鬼魂都唏嘘不已,看完后恩怨情仇都在这里一笔勾销。是以过了这关后,鬼魂们在这里都很平静释然。

再往前走,就到了望乡台。望乡台构造奇特,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拾级而上的小路外,,其余都是刀山剑树,十分陡峻。站在上面,凝神静气,想着自己的亲人,就能望见他们的生活情况。望乡台和三生石以及孟婆都在奈何桥桥头这里,只不过还有些距离。望乡台是唯一能和阳间联系在一起的地方。鬼魂们在这里往往都嚎啕大哭。

兰芷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沉重道“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哭几嗓子才不枉到阳间的这一世。”

我怔怔的望着她,喃喃道:“望乡台上望亲人,那里,我去过,可为什么每次我都只望到一个影子呢。”

兰芷似乎没有听到我说话,继续说道:“望乡台上望完亲人,然后就来喝我们熬的汤,喝完汤,再走过忘川河上的奈何桥,就可去投胎了。开始新的一世,生生世世不断轮回。”

我听得正出神,突然,似乎身后的望乡台处传来了一阵骚动。兰芷赶忙拉我起身,向着望乡台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