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面之人》第二面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魏王朝的背景了。

魏王朝所谓的臣民,其实都是修士,凡人百姓是不受王朝管辖的,究其原因,无非是王朝的疆域太大了,凡人的数量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王朝根本没有能力管得过来。王室只需要把天下的修士稳稳管理好,凡人自然有修士替他们管束。

魏王朝的行政机构,从上到下分四个等级,最顶级的自然是王城,它坐落于王朝的中心,受实力强大的王室成员直接管辖,许多强大的修士都选择依附于王室,为王室效力。王室每年还会举行各种大考,选拔优秀的修士,赋予官职就任四方。他们拿着王室的俸禄,衣食无忧,维护王朝的稳定。

王城之下是郡,天下共分十八个郡,也就有了十八个郡城。这些郡城的官员不仅要治理好一郡之地,还要向王城上报业绩,受王城监管。

郡下是府,每个郡里都有成千上百个府城,受郡城监管。

府下是州,这也是王朝最小的单位,天下的州城多达几千万,是王朝的基石。州城的官员自然负责州内之事,受府城监管。

这四个等级的城池已经将天下分的很细了,但就算是这样,一州之地还是很大,王朝监管不到,便交由州内的修士自行争夺地盘,形成大大小小几百个家族势力,建造了一座座更小的城,管理着周边百姓凡人,类似于一个个藩王。王朝可以命令和指挥他们做事,却不能管他们自家内部的事。

而那些凡人的生活大多平淡,只需要每日劳作,再将收入上缴一部分给那些势力,那些势力则受这些百姓供养,保一方平安,再将所得上缴一部分给州城,以示对王朝的忠诚与服从。

州城管的就是这些小城里的所有修士,至于百姓之事,他们从来不插手。

州城内设有六司,职能各自不同,六司办事的便是官员,他们向府城中的六司负责,一层层往上,最终集权于中央的六司,王朝由此治理天下。

修士的世界毕竟与凡人不同,他们打打杀杀是常事,为了争夺地盘能做出各种过分的事,上一代王朝就是那么灭亡的。

所以,到了魏王朝,对修士的管理十分苛刻。王朝之内每个势力都要在户籍司登记,修士之间禁止无故争斗,杀戮更是不被允许。戒律司专管此事,秉着伤人收押、杀人偿命的原则,维护一方治安。

就算如此,修士的世界还是瞬息万变的,哪怕不是因为争斗致命,修士也可能因为自身修身出了岔子,或者是渡劫失败,或者是寿命将至而死亡,这些也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

就比如,如果顾家家主顾弘广突然死了,顾家实力最强大的人没了,家里其他人又一时达不到他那种境界,很容易就被别的势力给吞并,会引起各大势力间的争抢,那样就不利于一方的稳定,还会带了一系列恩怨情仇。

那样混乱的局面是王朝不愿意看到的,户籍司的人也不愿意每天都要重新登记哪个哪个地盘换了主人,哪个哪个势力已经灭亡。这庞大的工作量根本没法进行,还不利于管理。

所以,王朝便又立下了一条规定,每个势力一旦成型,都会受王朝保护,地盘已经既定,除非在户籍司的监管下自愿买卖,不然不能争抢。

但王朝不可能保护这些势力一辈子,因为修士的实力也有不确定性,强大的修士自然希望比弱小的修士能得到更多地地盘,一旦自家有人突破,绝对不甘心只有之前那么点的地盘。而且,若是一个势力迟迟没有强者坐镇,在这实力为尊的修士世界,根本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因此,王朝规定,一旦有人突破,五十年内,周围的势力若没有人达到同等境界,允许那人所在势力扩大地盘,周围势力只能依附。这种事还是挺少见的,因为突破相对困难,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各大势力成型时已经代表了该地修士的最高水平,能突破自然就申请移户了,没有多少强者愿意屈尊在一个小地方当土皇帝,稀薄的灵气对他们实力提升没有半点好处。

另一种情况则比较普遍了,那就是一旦某个势力的核心骨死了,王朝也会保护这个势力五十年,五十年里有人能突破继位,那便不用保护了,若是五十年还没人突破,那就只好任由它灭亡。

武家便是因为五十年期限已到,还没人突破到金胎上镜,这才被周边的家族吞掉了地盘。

这样的规定下,大大保证了王朝在各个时间段的相对稳定性,天下间的争斗与杀戮少之又少,戒律司的工作量也轻了。

而这种五十年保护机制,也带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权利的世袭。

以顾家为例,如果顾家家主不想干了或者死了,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他儿子,他儿子的实力肯定达不到要求,不谈别人来抢,自家人都会大打出手,那么这时候王朝的保护就很有用了。

一旦在户籍司登记换了家主,顾道然的实力又达不到要求,王朝自然会保他五十年,五十年内有家族的资源倾斜,突破还是很有保障的,兄弟叔伯无法争抢。等五十年后,他的实力若还是达不到要求,该退位也就退了,交由有实力的人上位,也就保证了家族的兴旺。

所以,这种机制又很好的保证了家族内部的稳定性,可谓一举两得。

……

眼下刚刚入秋,天气凉爽下来,路上有不少秀丽的风景。

三人边走边歇,花了整整一月才来到了金州城。

金州城里的人很多,来往的都是修士,见不到一个凡人。他们像凡人一样在城里摆摊,只兑换修士需要的物品,流通的货币都是灵石。

三人游着逛着,很少见到这般热闹的景象,若不是囊中羞涩,带来的灵石根本不够在这里消费,恨不得把城里的所有东西都买下来。

他们稍一打听,就找到了工阵司所在的司衙。里面有很多官员在忙碌着,他们取了号,在候厅等着,等喊到了他们,他们才见到了接待的官员。

“你们来这何事?”那人问道。

武国源禀明来意,说要去西丘秘境,来这讨个过阵手牌。

那人眉头深深皱起,斥道:“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三个窃灵中境,就敢往禁地里跑,也不怕丢了性命?”

“还望大哥通融一下,我们三铁了心要去那闯荡一番,就算丢了性命,也无怨言。”武国源坚持道。

那人拗不过他们,无奈道:“就算你们要去,手续不齐我也给你们办不了手牌。禁地之行,我工阵司必须要与戒律司商定。你们先去戒律司,取得戒律司的人同意,再来我这备案。”

禁地之所以叫禁地,就是因为里面危险,修士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所以才不允许随意进入。但禁地里面一般都有着一些大机缘,朝廷又不可能将其独吞,只好由戒律司先进行判定,同意让符合条件的修士进入其中寻求机缘。

所谓的条件就是看该修士手上有没有什么实权,他的死亡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些重要的大人物,就比如一个家族的家主,是不可能让他们进入的。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普遍好玩,身份又没那么尊贵,很容易就能放行。

所以,魏王朝一直都流传着一句戏言:要闯荡,趁年轻,不年轻,别管事。

三人听了那人的话,只好又去了一趟戒律司。

戒律司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女子,知晓了他们的来意后,她很是诧异:“你们胆子可真够大的,一州之地都不够你们玩吗,非要往禁地里跑,也不怕出什么事。”

“望姐姐帮忙。”武国源行了个礼。

那女子迟疑了一会,仔细检查了他们三人的实力以及心性,确定他们三人没有被人胁迫,是自愿要前往的。其次,她又核查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份,确保他们三人手上没有什么权利,就算死亡也不会引起一方混乱与动荡。

最终,她又让他们三人每人签了一份死亡责任书,要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性命负责,如若死亡其家人不得与朝廷纠缠,查不查案也由戒律司做主。

三人晕头转向,全凭她的安排,在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文件后,她才给他们开了一个可以出入禁地的证明。

三人拿着证明,再次来到了户籍司。这一次,户籍司的人没有再说什么,开始为他们备案。

他们又签署了一堆文件中后,终于得以解放,拿到了那块小小的、绿色的、刻有不同数字编号的过阵手牌。

“手牌内置暗阵,可以查到其所在方位,半年之内,回来上缴销名。否则,我们会派人去找。你们若是死亡或是被困还好,如若不是,必将严惩。另外,手牌可要保管好了,不论是丢失、转送还是倒卖,都会受到惩罚。切记。”帮他们备案的人再三提醒道。

以往有不少人将手牌倒卖给别人,等那人从禁地回来后,再把手牌送回来。这样工阵司虽然查不到,但如果买手牌的人在禁地里失踪或是死亡,真相便暴露了,工阵司的惩罚也会更加严厉,是个高风险的商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