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样年华之如诗往事》第2章 春天的故事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云淡风轻地细述自己喜欢吃冰淇淋,尤其是那名曰“恋曲”的冰淇淋一颗颗粒粒的相思红豆,浓醇香滑的奶香,入口一刹那间的冷香与惊艳,丝丝润心,柔滑无痕……

男孩凝望着娇嗔傻气的女孩,说了声“等我!”便不由分说地跑了出去……良久,男孩子才气喘吁吁地折回,只不过,手中却多了一支女孩方才所言的“恋曲”冰淇淋,那只冰淇淋也不知被封冻了多久,里面全是沙沙的冰碴,当男孩细细地拆开它,用满眼似水的温柔脉脉地看定女孩,一字一句地说出“你知道吗?我要陪你吃冰淇淋,用我一辈子的时间……”久久,两个人都没动,一股情意潺潺流泄着。女孩心起悸动,内心泛起一股甜蜜,荡漾成圈圈的涟漪,愈扩愈大,盈满了她整个心……

那是女孩此生吃过的最为香醇润心的冰淇淋,也是在那次男孩许出了今生最为真挚的誓言。一段美丽的恋情配上“恋曲”,自然演绎得分外柔美、甜润无比。

有了爱,一颗心从此好安定,有了爱,每个夜不会再孤寂。只因那句誓言,不华丽,不奢雍,但却让女孩、男孩找到了彼此的归依。

刹那间生命也变得有憧憬……

云卷云舒,流水桃花,红豆相思,相视莫逆……那是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时光奢侈地流淌,生命的流程漫漫又汲汲,曾经怎样地灿烂过,也就附依着怎样的黯然和孤寂。

曾经,男孩把一串用红豆串成的项链带在了女孩的脖子上,女孩羞赧的笑着,口中念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爱及“恋曲”,又因红豆而萌生了一根情藤。两颗心化作相思红豆,在情藤的缠绕中滋长。他们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担忧过这份爱会如烈日下的冰淇淋,霎时间融化无痕……

月不长圆花易落,伸出手只是一片无缘的哀愁,琴瑟之弦已断,无法再度和鸣,“恋曲”终难奏……

曾以为,时间的潮水无数次漫过后,记忆的沙滩会渐渐回复自然的平整,但无数次三百六十五个日月的轮回过后,在每个夜不能寐的长夜里,那两道强烈的灯光伴随着一声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和着人声、雨声、风声,还有那满地殷红的血和雨交融而成的河,把他整个记忆都染成了红色,全是血,全是血……

他不知晓人的生命怎么就可以如此脆弱,似琉璃般易碎,只是那一刻,他没有如往昔般抓牢她的手,她便似蝶若羽般轻飘飘地飞了出去,只为了在这样寥落的雨夜看见一个卖冰棍的男孩因风雨而寒噤、瑟缩的影子……只是近在咫尺,他的手却只能永远停在那空中,定格在风雨之间。那一刻他想喊一句什么,张开嘴,却只是发出一声啜泣地低唤,“不要!”

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手术中的灯终于熄灭。医生疲惫地走了出来。渐渐地,听不真切医生所说的话。那一刻,他只觉着像是兀地被人给了当头一棒,眼前猛然涌起一团黑雾,遮住了他的视线,他甩了甩头,试图甩掉那团黑雾,试图甩掉这场魇梦,然而却怎么也甩不掉!他多希望刚才的种种只是一场梦……

他挣扎着,不让自己倒下去,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悲痛形于眉宇之间,憋着呼之欲泄的泪水,五脏六腑痛透,痛酥了,有一种毁灭感油然而升……

紧握女孩苍白无力的手,男孩只想永远这样握紧它,攥牢它,不再放松,也许这场悲剧就不可能有演绎的机会。

“没事的,没事的,一会就不痛了,听我说,等你好了,我会每天都陪你吃冰淇淋……”“对不起,我不能再给机会让你陪我吃一辈子冰淇淋了,我……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听到这里,男孩像被电击了一般,浑身抽搐,倏然捂住女孩微微颤抖的双唇,急言道:“不会的,你不会离开我的,你不可能不实现你的诺言的,对吗?答应我,不要放弃,不要……”

两行清泪从那双剪水双眸中轻轻滑掠过苍白无血的面颊,滴落在男孩紧紧相握的那双手上,写满的是别情依依,烙印的是铭心之誓……

“我答应你,不喝那‘孟婆汤’,如若有来生,我会为你好好珍重自己。只是今生……答应我,不要放弃你自己,好好找一个爱你的人,好好爱她!”女孩穷尽仅有的一点气力拽紧男孩那双微颤的手,“这是我最后的要求……”“答应我!……”

男孩别过头,凝噎无语,不敢再对视那潭凝聚伤感雾气的眼眸,只轻点了一下头,那种剜心之痛倾刻之间便肆意袭来,让人猝不及防,肉体和灵魂倏忽间被咬噬得失去了原形,变得轻飘飘起来……

雨下得狂,风吹得苍茫。侧耳倾听那夜色里流泻着的阵阵声浪,那是雨点滚珠似的叮叮咚咚地敲击着夜的寂寥,倾刻间濡湿了他整个心房……

在他眼中窗外交织着的光与影,没有丝毫意义,只有那汽车急驰而过的狂鸣声常令他怔忪不已,目光急速游移,双手护宝似的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拢怀于胸……那里面是一支早已融化的“恋曲”冰淇淋。

颗颗粒粒的红豆那么醒目的殷红或沉或浮于乳白色的奶香浓液里,却依旧那么刺目,那样显眼,一如那被血染红的雨夜和记忆……

遗失的一瞬间

若兰是个爱画画的女子,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在画纸上指点江山。若兰喜欢在那宣纸上挥洒手中的墨笔,只几分钟,那山的凝重,水的温柔,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兰花的清雅幽淡,玫瑰的妖娆和各色花的美丽,尽在若兰的笔下生花。若兰尤为喜欢画人物画,小时候,若兰学过素描,她总是在自家的小院里,静静坐在葡萄架下,在纸上勾画出一张张不同年龄、不同人物造型的素描。她的画技很熟练,不同的人物充满了灵气,每个人物的眼神都仿佛会说话,活灵活现的。

若兰三十多岁了,纤细单薄的身材。那一头乌云般的秀发飘逸的垂在腰间。一走起路来,那秀发随风摆动。犹如风中独舞的黑亮绸缎。每每想要剪去那一头秀发,但又心有不舍。因为她总是想一个人。那人喜欢她的长发。若兰有一双黑亮的眼睛,清澈如水。嘴角微微向上翘,即使不笑,也带着浅浅的笑意。

吃过晚饭,若兰背上画夹去写生,这是她多年的习惯。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那槐花散发的淡淡香味飘荡在空气中,让人如同喝了一杯醉人的槐花酒。使人如行走在云雾中,来住的人们匆匆而过。五月的天气很反常,今年的春来的晚,忽冷匆热,犹如人的心情飘忽不定。那漫天的飞絮,犹如天女散花般悠然而落。轻轻柔柔的在这尘世尽情演绎自己。

若兰信步走进了一所大学,大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在花园里漫步。运动场上,有学生们正热火朝天的在打篮球,那欢呼跳跃的身影,是那么熟悉,那么温馨。若兰坐到运动场的一台阶上,打开画夹,拿起画笔,开始画起速写来。若兰抬头望去,生龙活虎的几个男生正在抢篮球,其中有一位个子高高的男生,动作干脆利落的一个转身,就把篮球带到手中,又是一个漂亮的三分远投,那篮球准确无误如一道弧线飞入球筐里,周围响起了一片叫好声。若兰手中的笔只几下,便画出了那男生投球的身姿,那身影让若兰想起了与自己大学四年的同学源,源也打一手好篮球。

那年,若兰和源考进了同一所大学。在憧憬着美好未来的幻梦中,他们相识了。源是从偏远的山区里来的,个子高高的,腼腆的脸上偶尔挂着害羞的浅笑。两道浓眉下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倔强的背影如同一座山。他总是红着脸走过若兰,坐在前一排的位子上。若兰不由自主的拿起画笔,画下他宽阔的肩膀,画下浓黑的头发,满纸都是源那匆匆的背影。

源从不肯回头望一眼若兰,源每天总是匆匆的来去,手中永远拿着书。若兰知道源很自卑,因为家境不好。从不和同学们多说一句话。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源总是匆匆打上一份最便宜的饭菜,独自到花园里去吃。源的篮球打得很好,若兰总是见他独自一人在篮球场上练投球,那动作很潇洒,一扫他害羞的面容。一投足之间,若兰又看到了充满自信的源。若兰总是悄悄躲在大树下,静静拿着笔画下源的各种身姿。一张张的画纸,画下了厚厚的一摞,急速翻开,源的身影好像动画片一样在眼前展现。

若兰总是默默注视着源,而源依然象个傻子似的无动于衷。每次看到若兰那幽怨的眼神,源不明白这城里的女孩子为什么总是盯着自己看,吓的源逃也似的跑了。无论逃到哪里,若兰那双幽怨的眼睛一直在脑海荡漾,若兰那瀑布一样的秀发让源时时走神。源不敢想,也不敢问。他明白自己家庭的贫困,甚至想请若兰吃顿饭都是奢侈。他不敢去点破这张窗户纸,源在心底暗暗发过誓,四年学成后,一定回到大山里。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去教那些山里的孩子们。让贫穷与大山里的孩子说再见。而若兰是城里的女孩子,不会跟他去受苦,源只有把若兰的深情埋进心底。

若兰不明白源在想什么,只怪他是一个傻瓜。那年的国庆节,班里组织同学们去旅游,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去深山里游玩。年轻人朝气蓬勃,一路欢声笑语。当他们爬上山的最高峰时,同学们都在欢呼,他们跳着、喊着、闹着。若兰兴奋极了,一把牵住了源的手。源的脸涨得通红,源一时手足失措,犹如一个惊慌失措的孩子,一不小心,竟绊倒在若兰的脚下。同学们哈哈大笑,一个调皮的同学用相机照下了源的窘态,逗源说:“源,真有创意,你在山顶上求婚啊!”说完,大家都笑得东倒西歪。多年以后,每当若兰拿出照片,想起当时的情景,不禁会心一笑。

到了山下,若兰买了一个中国结。那鲜红的中国结,如同一颗炽热的心。在回学校的汽车上,若兰乘没人注意,偷偷塞给源。一个同学眼尖,一把抢了过去,开玩笑的说;“若兰,是送我的定情物吧!”说完,得意洋洋挂在胸前。若兰急了,立马和那同学翻了脸。那同学还是和若兰从小学一起玩大的朋友。那同学看情形不对,赶忙把中国结递到源的手中,源捧着中国结,犹如捧着一颗滚烫的心。心中激荡着幸福的浪花。

班上好几个同学都在追着若兰,而若兰却偏偏看上木枘的源。那几个追若兰的男生因此而愤愤不平,说若兰脑子缺根筋,喜欢一个土包子。若兰就这样痴痴的爱着源,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源再也逃不过若兰那双痴情的眼睛,源沉浸于爱的温馨中。但是,幸福的时光太短暂了。在最后的一学期里,若兰让源留在城市里,每天奔波并为源找好了单位,心中幻想着以后幸福的生活。

源很矛盾,他想实现自己的诺言。他忘不了乡亲们那期盼的眼神。源知道,这是一次决择。但他相信,若兰是爱自己的,他会说服若兰跟他一起走。终于到了毕业的时候,学校里到处充满了忧伤的气氛。源使出全身解术,劝说着若兰,若兰终于动摇了,答应了和源一起回大山实现源心中的梦想。

当若兰和源来到大山深处的小学校时,若兰惊呆了。那破旧不堪的几间土屋,犹如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残花一样。没有课桌,没有坐的板凳。孩子们都是席地而坐。学生大小都有,穿着破破烂烂,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新老师。饭都要自己做,若兰来的第一天吃的是学生们拿来的红苕。源自己动手收拾房间,尽量想收拾舒服些,源希望若兰能够习惯下来。

源无怨无悔的每天给孩子们上好每节课,他把满腔热情洒在这片土地上。空闲的时候,源和学生们一起到大山里采集药材,收的多了去拿到镇上换钱。给学生买书本,哪个孩子家里不让上学了。源一次次的去劝说学生的家长,直到学生的家长同意孩子继续念书,源就会非常高兴。源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来休育用品,并带领孩子们把一片荒地收拾出来,建成一个运动场。

看着源每天匆忙的身影,若兰有些失落。她越来越不习惯这里艰苦的生活,她受不了这枯燥无味的生活。学校没有水,吃水都要到五里以外的山泉里去挑。洗澡都是困难,每天浑身难受,连蚊子都欺负她。更受不了没有电视、电脑,她犹如与外界隔绝一样,有钱在这里也花不出去,根本就没有卖东西的。她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看不到,若兰感觉自己成了困在鸟笼里的小鸟一样。

三个月后,若兰踏上了回城的归路。她实在忍受不了,虽然爱着源,但是这不是她要的生活。源明白,若兰不属于这大山。即使把她留在这里,她不会快乐的。若兰希望源和她一起回城市里,但源没有答应,因为源的世界在大山里,在孩子们身上。

几年后,源和大山里的一个姑娘结了婚,依然无怨无悔的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若兰也结了婚,她内心深处依旧是源的身影。她每天的习惯是拿着画笔,那纸上都是源投篮球的动作,那潇洒的一瞬间,永远留在记忆的长河里。

但她明白,这一生中,她遗失了源的世界,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