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office有诡》第2章 螺丝钉要有车床的梦想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好专业不等于好工作

心怀梦想的学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后,选择好专业开始了象牙塔中的学习,以为前途灿烂……殊不知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四年毕业后才发现要么人才太多,要么市场饱和,要么所学的专业早就成冷门了。好专业不等于好工作,想要让自己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基础知识外,就只能靠经验、能力、思维和冲劲儿了。

有人统计,当代大学生有80%在做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行业,学金融的去卖保险、学美术的去干园艺、学英语的当了美工、学政治的当起客服--这是一个拧巴的世界。相比之下,我还算幸运的。

我叫左小轩,87年生人,本科学幼教。作为女孩,爸妈特希望我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本本分分过日子。早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们就未雨绸缪,把将来是否能够谋生,作为大学选专业的头号标准:

法律?除了能当律师也做不了什么,还那么难学;

财会?注册会计师太难考了;

历史?估计也就能当老师,万一没有编制,就坏菜了;

中文?全中国人都在学中文,不算特长,顶多培养文化底蕴!

--殡仪管理?

我终于怒了,大喊一声:“爸!”

其实,在所有专业中,我爸最偏向幼教这个行业。当时,我的家乡还停留在“老太太集中管孩子的山寨托儿所”阶段。可我爸说幼教是即将火起来的专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空间的行业,我爸一遍一遍地给我分析:“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教育绝对是头等大事!再说,女孩子懂幼教,将来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我卷着铺盖卷,傻乎乎地一头撞进了幼教行业。

我的第一份简历,做得倍儿花哨,封皮、封底、自荐信、艺术照、政治背景、家庭成分、获的奖项一样不少,末了还特别标注:本人性格活泼,不失稳重,为人随和,有团队意识,适应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之类的字眼。估计职业相亲的人都没我准备得全面。

这叫扬长避短,没工作经验的人只能用自己的认真和所谓素质去打动用人单位。四年后,我又写过一份简历,朴素简洁,满满四页全是工作经验和经手项目。两封简历一对比,真有些唏嘘。

拉网式海投简历后,我一一打电话过去,就业讲座老师不是说过,为了表示尊重,也为了引起人家的注意,务必要再打个电话吗?我乐呵呵地打电话过去,却吃了个闭门羹,电话里的女人盛气凌人:“看到简历我们会联系你的,你打电话过来干嘛啊?”

我愣了半晌,得出一个结论,找工作的时候,你就是个孙子!

别气馁,想当爷爷,总得先学会当孙子不是?

可如此过了半个月,工作却依然没有着落。公立幼儿园大多需要老师有北京户口,一看我是外地人,直接就pass掉了;而私立幼儿园则更愿意任用技能更强一些的中专、职高生,而非理念基础扎实的本科生,与他们相比,我一来不能马上带班,二来年龄又比他们大出好多,整个一大龄待业青年,优势全无!

就在我灰心丧气透顶的时候,网上一则“恩童软件公司幼教编辑招聘启示”的贴子又鼓起了我的勇气:

1uff0e学前教育专业,年龄20-25周岁;

2uff0e专业能力强,尤其是对数理逻辑、亲子教育、潜能开发有独到见解;

3uff0e有较强文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4uff0e思维活跃,能够独立完成游戏策划和脚本编写;

5uff0e有较强的责任心,服从安排,有团队精神,能够吃苦耐劳。

我几乎符合所有的条件,忙搜索网页,恩童软件公司,主攻幼儿教育类软件,已成功研发识字阅读系列软件,目前正筹备数学系列产品,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简历投出后,公司回应得很快,下午便有电话约我面试。我屁颠屁颠地跑去坐地铁。面试地点很远,我足足坐了一个半小时。一看表,马上就到约定时间了,我一咬牙一跺脚,钻进马路边的一辆黑车里。黑车司机是个年轻人,牛仔裤白衬衫,干净整洁,手中正拿着一瓶冒凉气的矿泉水,见我钻进来愣了好半天,我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师傅,走吧,我有急事!”

司机摸摸鼻子,顿了片刻才问我去哪,我说了地址,那司机又看我一眼,瞧见我手中的简历,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笑:“你是来面试的吧?”

我“嗯”了一声,谨慎戒备地摆出鹌鹑状。十分钟后,车停在一栋楼前。

那是一栋住宅楼,无数老太太拎着菜篮子、带着花色各异的狗在小区内悠闲地溜达。我掏出短信对照地址,没错,就是这栋,1107。

我有些胆怵了,公司不是应该开在写字间里吗?这里不会是骗子吧?我给手机设定了闹铃,时间就在10分钟后:若有不对,闹铃一响,立马说有急事,撒丫子开溜。

打定主意,我缓缓走向1107。门开着,我刚要敲门,门口一个剃着光头的年轻男人用余光扫了我一眼:“你快递吧?”

我彻底愣了:“我是来面试的!”

里面一间屋子里立刻有人喊:“这屋,这屋!”

我心里真是水深火热,这是什么公司啊,太不正规了吧?可事到临头,总不能退缩,只好咬咬牙走进去,全当是积累面试经验了!

屋子里坐着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笑着说:“你住得很远吧?”

我戒备地点点头,故意说:“我怕自己找不到,特别求同学陪我来,他正在楼下!”

男子笑了笑,自我介绍:“我姓杨,杨明,你可以叫我杨总!带简历了吗?”

我点头,一边抬起左手。简历呢?身后一个声音:“杨总,她的简历在这儿,落我车上了!”

回头,只见那个“黑车司机”正站在门口,杨总笑说:“高磊,事情办得怎么样?”

被称为“高磊”的黑车司机笑答:“没问题,刚好来得及--回来的路上停车买水,这丫头把我当黑车司机了!”

如果这是漫画,那我的头上绝对突起三道黑线,并有一只乌鸦“嘎嘎嘎”地飞过。天底下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我抬头,不好意思地朝高磊打招呼,高磊把10元钱塞回我的手中,笑得眉宇英挺:“留着下次打车用吧!”

杨总翻看着我的简历,笑说:“公司是交叉行业,不但需要幼教知识,还需要你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领域吗?”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文字功底还可以,之前在学校也学过计算机,打字速度没问题,其他的,就不是很了解了!”

杨总点点头:“你对中国的幼教行业有什么看法?”

我朗声回答:“来之前,我看过公司的网站,大致了解了一下公司的项目,识字阅读软件是比较新的领域,我曾在幼儿园接触过多媒体课程,简单的幻灯片已经让孩子兴趣大增,乐此不疲,若真有能够学习的游戏软件,孩子一定非常喜欢!市场势头应该很不错!”

杨总点点头:“你是有备而来啊--幼教编辑主要是编写一些脚本,由美工和程序员根据脚本进行制作,你不懂没有关系,公司可以培养你--你对薪资方面有什么要求?”

我思考了片刻,将就业讲座老师的话原封不动搬过来:“我现在还不能提薪资要求,毕竟我不了解这个行业,但我相信,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能力来发放工资,对吗?”

杨总忍不住笑了:“从各方面来看,你都很适合这份工作,我非常愿意让你加入!”

我在心里做鬼脸,来你们公司?算了吧,拜拜了您呐!

可接下来,杨总对我说的话,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而这些话,在我后来面试新员工时,无数次地引用过。

杨总说:“不过,我希望你能够多去几家公司看一看,你刚来北京,对这里还不熟悉,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不希望你来到公司后没几天就离职--多去几家公司走走吧,确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要知道,当你选择一份工作,就代表着你进入了一个很有可能让你付出一生努力的领域。换句话说,现在就是一个‘入行’的关口,这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你对人生的选择。当然,你一旦选择,就要坚定信念,为之奋斗,对吗?”

我愣愣地点头,心头的震撼久久不退,许是社会经验太少,面试过这么多地方,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设身处地为我考虑,与其说我被公司的职位吸引了,倒不如说是被杨总的人格[或者手段]征服了,有这样一位领导,我能学到的会很多!

许多年后,我一直在想,人生真的是一个又一个选择:考学、择业、坚持还是放弃,都是需要你深思熟虑的。我从未想过自己涉世之初进入的是一家只有五个人的公司,从未想过自己会改行不当老师,从未想过。

可就那么一瞬,一切都改变了。

我站起来,与杨总握手,杨总问:“你对公司还有其他疑问吗?”

我清清嗓子,说了一句让我后悔很久的话:“我刚来北京,没有亲人,公司能包吃住吗?”

2.再清高也要先做小喽罗

小喽罗最开始只需明白三件事:一、找一个可以聊得来的伴儿,工作并肩,生活同路;二、了解老板是什么样的人,这可以让你日后少走一万条弯路;三、搞定你的直属领导,他可以承上启下,是你的第一根,也是第二根、第三根稻草。

我真的不记得是谁向我灌输这样一个概念,只依稀记得,那个人说大学生刚刚工作,工资低,租房子不合适云云。

公司的宿舍依然在1107。不足100平的住房,主卧改装成老板办公室,次卧是女生宿舍,客厅有六个机位,算上我和老板,公司总共7个人,助理陈程、美工高磊、网络刘瑞珍、flash程序员王琪和销售小郭。

我最先熟悉起来的,是小郭。

小郭是普通工人的女儿,没有什么根基,为人非常朴实,如果现在有一份关于她的报告,那一定是配着柔和的音乐,温婉女声在说:小郭,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

善良的孩子小郭从小就不爱读书,唯一的志愿是趁早弃学回家放羊。只可惜家里没有羊,只有鸡,“回家养鸡”的名号实在不怎么响亮,这才打消念头;为了不再学习,高考后,小郭为自己报了一个自认最轻松、随便“嚎”两嗓子就能混到毕业证的专业。

如此混了三年,毕业后,同窗们找不到工作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唯独小郭气定神闲,她自有一份处世之道:不自持甚高,不眼高手低,不挑三拣四;对工作性质没要求,对报酬没要求。“三不两没”,十足的没心没肺。可傻人有傻福,偏偏比谁混得都好。这并不是运气好,而是歪打正着,声乐改作电话销售,充分发挥优势,一副好嗓子,随便讲两三小时电话,连水都不用喝,声音依然清脆悦耳。

刚认识小郭那阵子我非常崇拜她,每当她拿起电话,跟代理商流利地讲解产品时,我都惊叹不已,不明白她是怎么把“软件16张光盘5本书、适合2-10岁孩子使用”背下来的!更不知道她是用什么方法让完全不感兴趣的代理产生购买欲。

她说:“别着急,等你听久了,想忘都难!”

彼时,我们在宿舍里,小郭住在我的下铺。

长辈们常说:职场没有真正的朋友!

许是我们不在同一部门,没有任何利益纠缠,许是我们曾经并肩度过最困难的时光,我们成了朋友,包括后来我们搬出公司住地下室,乃至生活条件渐好搬到楼房里,也一直住对门,不离不弃。

作为编辑,我的工作并不多,就是写写游戏脚本,校对产品网站,非常零散。两年后,当编辑部壮大到十人,还每天忙得半死时,我真怀念刚开始的那段日子。

作为公司新人,小郭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杨总!

小郭常说:“杨总的心眼恐怕连比干[中国古代名臣]都要低头认输,‘江湖’人称‘杨亿谋’,你从这个名号中,总能听出点儿门道吧?”

我傻乎乎地点头,小郭又搂住我的肩,笑道:“杨总是典型的私企老板,自大、自满、自狂都占齐了,总拿自己跟圣人比,你说,跟圣人叫板,这不自我找打击吗?可人家却乐在其中,天天鲁迅啊、马克思啊--透露一个秘密,杨总喜欢工作狂下属,你要是想混好,就对准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