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孤唐明月》第八章 便桥之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之上,李世民看着御坐下站着的东突厥来使,压抑住心中怒火。

厉声呵斥道:“我曾与你家可汗面结和亲,多次送金帛,贡品无数。”

“现今你家可汗背弃盟约,引兵入寇,不讲信义。”

“可你还敢自吹强盛,现我先斩你,再去破敌。”

侍立在一旁听政的李承乾,听得亦是血脉喷张。

恨不得立即冲出城外,与突厥兵撕杀一场。

他深吸一口气,压制住自已的情绪,告诉自己要冷静。

待他情绪冷静下来后,他发现老爹李世民身上有种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身边的人,为他出生入死。

因为李世民够果断,够狠心,够勇敢,谋略,所以他玄武政变才能成功的吧。

李承乾瞥了眼身边的李恪。他的小脸涨得通红,紧紧的握着小拳头,忍不住迈出一步欲上前去。

李承乾伸手把他拉回,低声说着:“看着!”

东突厥来使执失思力,由于害怕请求李世民饶恕他。

大臣萧瑀,封德彝上前请以礼将其谴回。

李世民说道:“放他回去,东突厥还以为我胆怯。”

“必将更加飞扬跋扈,暂且将他囚禁于门下省,等候发落。”

“来人,着甲。”

“随我出城!”

“是!”

…………

李世民面色沉稳,穿戴好甲胄,浑身上下散发出铁血,彪悍之气。

他伸手摸着李承乾和李恪的头,洒脱一笑。

李承乾没有拒绝,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之情,这便是李世民,这就是千古一帝的胆识与胸襟!

显然儿子们崇拜的目光,让李世民很是受用。

他翻身上马后对着李承乾说道:“乾儿,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们。”

李承乾认真点头:“儿臣尊命。”

“陛下,一路小心。”

李世民一怔,他听出了李承乾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

策马,扬鞭!

亲出宣武门,仅带房玄龄,高士廉等六骑,直驱渭水南岸。

随后李承乾带着李恪走上长安城的城墙上,眺望着渭水。

依稀可见唐军相继而至,旌甲蔽野,军队整齐划一,士气旺盛。

李恪忽然开口问道:“大兄,父王他不会有事吧。”

“你要相信父王。”

李承乾望着渭水,头也不回地说道。

他按在长安墙头的手无意识地用力,顿了顿补充道。

“大丈夫敢为天下先。”

他忽然转身盯着李恪缓缓说到

“三弟你要记住,苟利国家生死矣,*******!”

李恪浑身一震,“是。大兄,恪受教了。”

随后两人同时朝渭水看去,身后的守城士兵看着他们的背影。

他们忍不住用手背蹭了下微微湿润的眼角,随后站得笔直。

大唐有如此明主,有如此储君,何谈不兴?何惧突厥?

在众将士们的欢呼声中,李世民策马平安归来。

三十日,李世民亲自在渭水桥上,与颉利可汗斩白马盟和。

在唐赠送大量金帛给东突厥后,突厥引兵撤回。

事后李世民将李承乾单独留下询问他对便桥之盟的看法。

李承乾沉思良久说出自己认为李二避而不战的原因

一、李世民即位日浅,国内不稳,百姓久经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当打。

二、与东突厥交战,耗费人力物力良多,打赢了也没价值,来年还会再来。

三、哀兵必胜,将士心中对于求和心中必定充满怨气,可以借此机会磨兵砺马,为日后大败东突厥做好准备。

当他说完后,李世民赞许地点头说道:“不错。你能想到这些已经很难得了。”

“东突厥兵虽多,而阵不严。此番侵袭,只是为了寻求贿赂。”

“和约时,只有可汗独在渭水西。其他官员都过河来拜见我。”

“我大可以在宴中将他们灌醉后,统统擒获,趁势进攻,必大败东突厥。”

“而且东突厥进攻泾阳时,我就令李靖,长孙无忌率兵埋伏在东突厥北归必经的豳州。”

“那时东突厥就如丧家之犬,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击败他们易如反掌。”

“我不战讲和,除了你说的那些外。打败东突厥后。东突厥怨恨既生”

“必然惧而备战,那就影响我远期目标的实现。”

“今我不战讲和,以钱财贿赂他们满足他们愿望后。自然会不战而退,而且会志意骄惰,不复设防。”

“我的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可一举根除敌患。”

“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正是此意!”

李承乾听完后心中叹服,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幸亏自己没像起点穿越小说中写的那样,跳出来一顿乱扯。

像什么不怂,硬干,耗光国库也要打败匈奴,突厥,金兵,蒙骑,女真之类的。

恐怕打完战争后,国家也就没了。

他在心中又一次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是穿越者就小瞧了天下英雄。

这历史里的水,深着呢!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若有所得的样子,高兴地捋着大胡子问道。

“你对恪儿说的那几句话很不错,你从哪本书上看到的?”

李承乾心中一突,急中生智道。

“李师第一天给我讲课,就告诉了做人的道理,我从中学到的。”

“哈哈,看来你很满意这个老师啊!孔颖达都没被你这么推崇过。”

“我将李纲请来教你,真是个明智的决定啊!”

李世民很是开心,良久才停止。

…………

武德九年九月,东突厥赠大唐羊万口,马三千匹。

太宗不收,只是请求东突厥归还从中原掳走的平民百姓,以及之前兵败被俘的温彦博。

在李承乾看来,老爹李世民显然并没有将便桥之盟视为功绩。

虽然在朝堂上,民间,军中都传颂着当今圣上单骑劝退东突厥十万兵的英雄事迹。

但是李世民心中却把这件事当作是耻辱,借此激励自己发奋图强。

誓要灭掉突厥!

大唐的经济还未充分恢复,社会经济也比较萧条。

李世民唯一要做的就是与民休息,恢复生产。

百姓是天下之本,君舟民水。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