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入十三局》第一章 短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叮叮叮...”

随着一阵闹钟的响起,陈炎睡眼朦胧的半起了身,扭头看了看旁边的窗外,太阳刚刚在缓缓起来。晃了晃头,不知道多久没睡过这种的好觉了,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看,也什么都不用想。有的只有这慢节奏的生活,就像这个慢慢爬上去的太阳,这种悠闲、没有什么刺激、带给人安宁,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起了身,随手拿起床头柜的烟,倒出一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现在的起床抽根烟,赛过活神仙。大力的抽上了两口,回头去床上找那随时睡一觉就不知何处的手机。胡乱在床上翻着,最后竟在床脚才找到它。回看过去不明白一个床怎么被自己折腾的没一块整洁地方。

拿起手机看,屏幕刚亮,数条信息弹了出来;最近的一条是妈在家群里面叫亲戚朋友吃饭,说是自己回了家,然后那些亲戚对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想想自己从开始到现在确实很少回家,越长大越会发现家人带给我自己的温馨和安全是其他的不能比的。

向下划去看见了自己发小,林鑫发来的一条。问自己到家了没,什么时候出来聚一聚,吃顿饭。下面几条消息如出一辙,是几个朋友发来的,半个月之前说自己要回来了,这些毕业了回家发展找工作的兄弟,都说等回来了一起聚一下。都是一起玩了十多年的兄弟,俗话说的是打屁吹牛无所不交流。

看见他们发的信息和在群里面的发图说话,就像还是小时候的我们,没有那些毕业的烦恼,没有那些焦虑,没有那些现实的问题。不过回头来说,自己这些朋友不都是刚毕业的吗?本就是年轻人。

目光留在了这最后一条短信上,是昨天晚上深夜3点多发来的,现在大多数用的都是微信,能用短信的确实不多见了。看见这个熟悉的号码,又显得有点陌生,那个标志性有两个13在后面的号码,在过去几年是自己发信息最多的一个号码。

“小火,昨天听小文说你已经走了,咋还没跟你叔打个招呼,虽说平时你没把何叔当个叔,今天还是让叔过过这个瘾当一下。现在确实已经长大了,想你刚来的时候,东怕西怕的,啥子都不懂;那个时候叔还在想是咋找了这么个小子来,文文弱弱,要技术没技术,要办法没办法,整个一学徒啊,还是不听教的学徒。不过到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覃老棍骗都要把你骗进来,我知道你恨他,但是不得不说换做任何一个人来说,对于我们这种工作,你都是个人才。古人诚不欺啊,行行有状元,即使半路出家,那也是比一般人适合。我知道你累了,像你说的想做个普通人,回家按照你爸妈给你安排的考个公务员,安稳过日子,有点小钱够用就行,但是我还是说,十三局永远对你开门,这个你口中的邮局,永远对你小娃都在的。-----何与才。”

看到这条短信,脑中浮现出来的是那口带着升调的陕西味普通话,精神矍铄的何老头,那个嘴上不把门,心里有扇门的何老头,他是十三局里面为数不多,很少出外勤,但是职位却很高的老人了。一口嘴能说死个人,其实是急死个人,那咬文嚼字的慢语速还要引经据典,但是不得不说他懂得很多,也是他教给自己东西最多。

这个老头还是哪样的土,但是又是最让人贴近的。那个时候最开始不搭理自己,各种莫名其妙的要求铺天盖地对着自己,似乎又浮现出眼前,这老头每天在自己办公室捣鼓自己的东西,把十三局上下安排的妥妥当当。后面为了自己跟覃老棍争得面红耳赤,两个认识几十年的老头差点打起来,他一直不承认陈炎是他弟子,久而久之陈炎也认为那是忘年交,可是他又知道,他是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想着尽之周全的弥补和保护。

其实陈炎一直认为,这个何老头适合生活在清民朝,一身长褂衣,一把折叠扇,当个那些个私塾先生,或者民国学者。也许不是陈炎认为,整个十三局都是这般认为,每个人都把这个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像一个老干部一般的副主任,实际上满腹经纶,肚子有货的老人,当作了一个宝。

这个风景线有点土味,那语调像那些个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一般,可他的爱好,却是研究是这世界上的各种灵异迷踪事件。不得不提的是何老头确实有他自己的一套,而且对很多派别,史实都有研究。

看着这条信息,窗外升起的当空的太阳,又看看镜中伤痕累累的上半身,大小不一。原原本本的生活,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已经不同于之前在大学象牙塔里面,对社会憧憬的懵懂的“小娃”,但是十三局似乎也不想回了。

秋季的风,在这个南方的城市是一阵又一阵的,吹起了摇摇欲坠的叶子,掉下来,在空中飞舞旋转,显示的是那些个记忆,像电影一样,不断的后退,后退....到最后回到最开始的开始,又拖着思绪回到了之前。

“叮叮叮....”

还是这一阵的闹钟,定格下来的却不是之前那个胡子拉碴的陈炎,这个他是大二的他。睡的迷迷糊糊的他被这一阵闹铃吵醒,极不情愿的起了身。现在是暑假,回来十多天的他,终于在家被妈吵吵骂骂的,被迫拉去一个家里给找的一个地方实习。

说是实习,其实就是去打打下手,不在家里,也就不被吵不被骂。到现在陈炎都不明白,在外读书的他每年回来的前几天,自己老妈是开心的合不上嘴,每天都想多带着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各种的吃饭,玩;回来不过一个星期就大变样。一件件小事都是导火线,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点炸。一个小到自己卧室袜子没收拾都会被批斗一个多小时,在家是备受煎熬,总是被认为二十来岁的人在家里就是好吃懒做。

看着自己老妈那每天仇敌一般的眼神,自己挨骂的次数;最终自己还是屈服了,同意了去实习,将好也不想自己在家继续发霉下去。

自己要去的是市里面的农业局,当地公务员单位招收的假期大学生实习,自己要去的是一个二级单位农业站,在城西。昨天还被叮嘱了起码十遍的事情,无论如何今天自己是不能迟到的,不然又是一顿臭骂。

匆匆爬了起来,洗了脸,换上一生干净的衣服,便就去停车场,准备开车。自己家在西城,叫靠江巷,因为自己家旁边50多米就是当地的清源河。

停车场在家后面建材公司里面,出门顺带了个面包,一路小跑出门,开了车。车是家里最开始买的,一台黑色别克,后面家里换了,自己学会后就把这个给自己了。

一边开出停车场一边看着短信,陈炎看到自己老妈老早发给自己的一个伯伯的号码,犹犹豫豫的打了过去,本来自己是要去这个伯伯那实习,被自己父母一顿教育,要学习点东西,有所收获,才被迫转到去这个农业站。

听说还要下乡,一天杂事无数,其实都知道这个实习是打打下手根本没什么具体的学习,跟自己现在在学校学的也根本不一样,但是奈何父母之威,动弹不得。

慢慢开着车,门口来逛建材的,上班的人都匆匆忙忙的挤进这条街来了。自己一手吃着面包,靠着方向盘,小心的打着方向,一手给这个伯伯发着消息。

“朱伯伯,我是陈炎,昨天你说的叫我去农业站的,我刚才过去了,我去找谁报道?”拿着面包啃了一口,一边发了条短信给帮自己找到实习的这个伯伯。慢慢开出停车场,前面要走一条小道出去,看到这些逛建材的人都面带笑容的往里面走着,这种三三两两的人,在这里来逛的,都是进了城几年,终于在城里面买了套自己的房子,带着三两亲戚陪同一起来买家具,买一些力所能及的建材,少那么一些工费。

房子这个东西,不论是在那个年代,那个时间段总是安全感的代名词,很多人一辈子奋斗都在为一套房子。尽管许多人看到那天价的房子,也会自嘲说“自己奋斗一生也在那些大城市买不起给不起一套首付”。

话虽至此,但是还是对房子如同飞蛾扑火,努力着。

陈炎慢慢往农业站开着,农业站自己是知道的,在城西,还往西,接近市郊,也许是方便下乡办公的问题就选在了那里。不多时这个伯伯的短信就来了:

这个是张局长的电话,你问问他。*************,你小子才起来,快打电话,不然别人就下乡去了。

看到这条信息,自己连忙打了过去。讲明来意后,看来是这个张局长跟自己这个伯伯关系很好,对自己的事情很热情,关心。他已经下乡了,叫自己到了城西农业站找一个谭站长。

弄清楚后,就全心的一路开了过去。

这段路恰巧的今天没有堵车,就只有个7.8分钟就开到了。

到了这个地方,自己正准备打电话;局长又来了电话,说刚好他们在开会,叫自己快点跟进去学习,了解下工作。听见他这么正式的说着,不自觉自己还觉得挺有意义。

停好车,风风火火一边小跑一边的给这个站长打着电话。

跑到二楼后,找到他们那个会议室,一个普通的办公室,看见这个站长,不高的个头但是一副干练的外表,头发有一点点秃,也许这就是大部分中年男人的悲哀。

里面还有6个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致的介绍了自己,就听着他们的开会了。

农业站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安排着任务,听着他们安排着这个星期要去的乡镇,要去的踩点,要去观察收集的东西。会议不久就到了尾声。

站长就开始总结讲话了:“好,这个星期工作就是这样,大家还是按部就班的努把力,等着个月把这些点搞完了,也就轻松了。工作汇报也汇报完了,对于这个小陈,大家以后有什么安排也可以让他做。”听着,我也应着点头。

“明天我们就去东峡村。”谭站长说道。

东峡村我是知道的,在跟市里面不远,大概因为这个近点就安排先去。那里有个大水库,开发了不少的可以玩看的乡野景色。

自己还在发呆的混着时间,就听到站里面的书记说道“听说前两天东峡村那里又死人了,说是高中才毕业的几个小孩。”

一听到这种猎奇灵异的事情,自己就一甩原本糊里糊涂的状态,竖起了耳朵来听。

其中一个阿姨说道“今是第四次出事了吧?不知道怎么越发展,越出事。”

书记一本正经的说道“水鬼索命嘛!”

阿姨们像早已习惯一般,笑着开口说道“你是书记,还来说这些言论诶。”

书记打了个哈哈也没有说话,但是自己却入了迷。要说我们这里的人还是相信这些的,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毕竟是山区,这种精怪事件还是有很多传说而且人们都心有所信的。

会议就这么完了。自己被安排着跟站长一个办公室,表面平平熟悉着这个办公室,心里已经开花想到明天去的东峡村了。

“水鬼!”

没想到还有彩蛋,让这坐办公室的工作还不算无聊透底。自己又陷入脑中的世界,浮想联翩混着时间。

思绪拉回现在,叶徐徐飘落地上。陈炎看了看窗外随意拿了件衣服就准备出门了,家里凉凉但不冷的空气,轻抚过脸上让人浑身一震,精神头立马提了起来。

自己走了这么多地方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家里了,也许这就是家乡的意思吧。

游子归心,长居故家畔。

而这水库也许自己不好奇不去,也就不会有这之后的事了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