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循》第二十章 万蛇窟前问道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吱呀——”青竹门历经岁月荡涤已裸露出一层滑腻的暗黄色包浆,竹片铺成的地板传来丝许凉意,小楼两层,四面透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榻上有小桌,炉上正煮茶。里屋屏风后的木桶盛水,方循休沐,将一天的疲倦褪下。换上直领长袖的蓝色大褂,戴上屋内备好的元色逍遥巾,他在屋外石桌前坐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天色已晚,金乌西垂,眼前湖水湛绿,水面之下有丛丛水草,使绿意更浓,这一瓢绿湖不大也不小,堪堪可供发遣幽思,日日赏玩。

“噔噔噔。”一人在前,牵着一匹黑骠骏马。方循看清来人,忙上前迎接:“真人。”白石道人捋须,也围着石桌坐下,看着方循解下马上行囊。“真人来此若只是为了送马,那长明罪过可就大了。”语罢拍拍马头:“明霜,去遛遛吧,不过可别走出此山地界。”那马一纵,便了无踪迹。

“有些事情要交待给你,送马,只是顺道。”白石真人轻啜了一口浓茶。“真人要走?那宗内大小事务由何人主持?”“遇事找你青阳子师叔,如今世道可不太平啊。”方循续茶:“极北之地又有魔人袭扰边陲?”“东海合欢宗,不远万里来我北原撒播魔种,发展教众,眼下已成气候,一日不除便如鲠在喉,实难高枕无忧。”

“真人一人一剑?”“有些棘手,剑痴、剑魔两位长老随行。”正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三物。一是三颗青色炁珠,二是一本吐纳术,三是一部观想法门。“雷炁为青,你修持雷法,引灵时就需接引青炁,这三颗炁珠有助你突破引灵境。吐纳术和观想法倒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你自行修炼。”

“此外,明日早课后你去还真洞藏经阁取来玄蕴咒拓本,我道门有八大神咒,这玄蕴咒便是其中之一,你行走常需默念,可与诸路仙真神将结缘,日后大有好处。”

方循点头应是。“你的马不错,发觉了这湖不寻常。”“真人要我选下迎阳峰,莫非就是为了这湖?可这似乎……”“湖是平平无奇,不寻常之处,在于水下。”“水下,有绝世法宝?还是逆天传承?”他来了兴致。白石道人被他一语塞住,摇了摇头:“哪有这么多一步登天的故事,这湖叫万蛇窟。”

“因湖中毒蛇不下万数而得名。”方循一摆手:“真人就少吓唬我了,若真有如此之多的长虫,那这竹楼如何住得?”白石真人只是喝茶:“那搭屋的毛竹都在雄黄水里浸过一个九九重阳之数,再经我法力加持,自然是鬼神都避;不过这里头,还有个更厉害的。”

方循起身,走上湖边木栈,朝湖心投了块石头,照样碧波荡漾,未见异常。“真人,蛇也昼伏夜出?”白石道人也缓步跟了上来:“长明啊,不论你是信是疑,这湖心都镇着个筑基境的蛇妖,当初它仗着自己有些修为便兴风作浪,为祸乡里;我虽将它收服,但念它修行不易就以七枚锁魂钉布作北斗之势将其镇压在这湖下,迄今也有些年月了。”

“说我慈悲?可这北斗主杀;说我无情?但我又留了它一命;我本以为它的生杀在我手中,却未曾想到早已被预留给了你。”方循却不再斟茶,自顾自的喝了一杯:“长明未入引灵境,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决定一位筑基妖修的生死?真人这话,天方夜谭。”

方循虽回屋前坐下,白石道人却仍旧伫立水旁:“事在人为,今天的你不行不代表往后也不行,你来说说我道门的信仰是什么。”他烧茶的手一顿,迟疑地道:“三清尊神?”掌教真人双眉一竖:“糊涂!我不明白,你怎么也不明白?”

此言一出,他也不知如何回话,天地之间唯余风声、水声,只好静待下文。良久,方循抬头,只见白石道人履水而行,一步步径至湖面中央。“御水不没,足见修为高深。”方循暗暗咂舌。“我道门虽有神灵崇拜,但也仅限崇拜,而非信仰;以神灵为榜样,你们要修也是要修成这个高度的。你说三清,又可知道化三清?天即为道,道即上天,我们不奉神,只奉天。”

“遇事便求神拜佛,那样只会迷蒙道心,老道我虽已悟通此道,但却为时已晚,所以修为再难寸进,此番问道,旨在为你辟清大道,指点迷津,我还有一问。”“真人请说。”

“你师尊为你铺了条好路,却也是条险路,这道妖双修可没明面上容易,一妖一道,意志就迥乎不同,因此我有必要拷问拷问你。”

“拷问?”

“拷问。”

“你的道心是?”“偷生。”“如若妖性大作,可会伤及无辜?”“既是为偷生,那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白石道人身形一动,便坐回石桌旁。“你师尊所授的妖修法门,你可有修习?”方循大喜,终是问到点子上了。“长明倒是想修,只是法诀刻录心上,只有内视脏器才能一观。”

白石道人眉头一皱:“内视?那是筑基修士的功夫。”方循闻言一滞:“不修妖族法诀如何解这燃眉之急?”道家初入引灵要悟,悟道方能成真,金丹之前道佛两道战力不敌妖魔两道的缘故就在于此,妖魔进境快,又以神魔炼体之术著称。“那公子谨来势汹汹,岂会给他悟道之机?”

掌教却一笑:“倒不急于一时,不过大可反其道而行之,这湖中群蛇,或可助你一臂之力。”语罢便起身:“好了,在此处也耽搁得够久了,临行前再絮叨一句。”方循躬身作倾听状。“若真有不入流的鼠辈来扰,要杀便杀,道门五戒缚不住你。”

再度举首,眼前杳无人踪,天上已是星夜。明霜也站在檐下眯眼,方循回屋,没有彻夜苦修,只是和衣睡下。有月色入户,他不禁心绪远飘,地球与这里,是否同归一个广寒宫?

…………

翌日卯时,屋外有人叩门。“师兄,师兄!”方循爬起,来人是石泓。“石师弟,是有早课?”“正是,今日讲道的是玉玑子,他古板得很,我们快走,别晚了时候。”

两人一路风风火火,赶到慈云洞宗讲经堂时讲经已然开始,一道士正说得忘我之际,方循二人推门而入。那道士长脸一拉,喝道:“我道门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这不敢为天下先不是叫你们甘居人后,散漫无章!先行入席。”方循、石泓各寻一蒲团盘坐下来。

“我浩明剑宗以雷法为要,丹诀剑诀为本,剑法为用;但不论凝炼出的是金丹还是剑胎,请循其本,方觉都是丹法。”

“丹法养气于丹田,丹田有三。下丹田最为重要,是藏精之从府,位于肚脐下二寸,以气海穴为中心;中丹田位于双乳正中间,以膻中穴为中心;上丹田位于两眉之间,以玉门穴为中心。”

“需知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今日既讲了丹田,那便再讲一讲气。炁通气,都指云气、呼吸。但炁指先天,气指后天,人有五脏之炁、六腑之炁、经脉之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炁无所谓阴,也无所谓阳,是阴阳未开之原始混沌,我们修,是修体内的先天能源,也就是炁,再以之呼应后天天地之气,达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目的。”

这边一人讲道话正酣,那边三人提剑入雪原。

那边雪夜茫茫无天道,这边呱呱论道是乾坤。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