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甄芙》第20章 第二十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德妃省了亲后,林黛玉就搬进了幽静的潇湘馆。

她捧着书,却蹙着眉,想着贾母的做法,越想就感到寒心。

清沚只看了黛玉一眼,就知道她想什么,于是轻快地走到她面前,脆生道:“林姑娘不要为那起子人伤心。我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您,您听了定会开心的。”

“能什么好消息?”黛玉叹气。

清沚眉眼弯弯,故作神秘地凑近她的耳边,嘀咕了一会儿。

什么?父亲要回京述职!黛玉闻言只觉得欣喜若狂,不敢置信地拉住清沚的手,急切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可别是为了哄我高兴,才故意说的。”

清沚无奈笑道:“我家姑娘传来的消息,那肯定是真的。只是现下旨意未下,还请姑娘不要说出去。”

“我省得的。”黛玉笑得开怀,眼圈却微微发红。

清沚却有些心疼。林姑娘本是娇养着的,性子有些爱哭。

可自打来了贾府,在两个嬷嬷的教导下,越来越坚强。受了委屈也只是伤心生气,已经很少哭了,她处事也成熟了些。只幸好她的心性还是原来那般明澈,未曾沾上贾府的污秽。

“姑娘说您最好写封信寄给林老爷,细细地说您在贾府过得如何?把受的委屈和欺负统统写上去。”

黛玉惊愕,不信道:“姐姐当真是这般说的,你没唬我?”

“我的林姑娘,再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啊。”清沚连忙附在黛玉耳边轻声道:“此事您最好按照姑娘说的来。您不把这些说清楚,万一老爷认为您在这里过得不错,也有意来个亲上加亲的话那可就遭了。”

黛玉瞬间脸颊生晕,气道:“净说些鬼话吓我,我才没有那种想法。”

“所以才要说清楚,以免以后误会,铸成大错。”清沚劝道。

黛玉想了想,觉得颇为有理。于是迫不及待地摊开签筏,写起信来。而她的泪水,也到了此时才忍不住滑落。

清沚此次并未劝说,反而悄悄走了出去,轻轻合上了门。

薛宝钗回了蘅芜苑,面色仍与往常一般,而薛姨妈却在一旁气的浑身发颤。

“我的儿,可怜了你的好品貌。那贾老太太眼神不大好,你分明比那病弱的林丫头好上太多,她怎么就看不见。”

宝钗眼里微冷:“她倒是看得上人家,人家却看不上她呢。”

“那丫头不会是欲擒故纵吧?”薛姨妈可不信黛玉能拒绝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地。

宝钗轻轻扇着美人善,摇头否认道:“林妹妹的性子原是有些孤高的意味,她若说不愿,那定然是真的,不会故弄些玄虚。”

宝钗想着,摇扇的手却微微停滞,心头泛起了些苦涩。

林黛玉不愿,其实,她又何尝愿意呢?偌大的公侯之家,好到是好,只是贾宝玉如今对经济仕途一点也不上心,又爱和女眷一处耍弄,看上去便不是良配。

只是她父亲已走了,兄长撑不起门楣。皇商说得好听,到底不过是商人罢了。她如今已不小了,进荣国府对她来说算是较好的选择了。

“亏我还送了银子给让她们建大观园,老太太竟这般冷情,着实气人。”薛姨妈叹气,花了大笔的银子,如今却连个响儿都听见。

“咱家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人家看不起也是常情。”宝钗拉住薛姨妈的手,接着道:“幸好姨妈素来不喜林妹妹。她又收了咱家的钱,俗话说拿人手短,她定会为我们思量。”

“我儿说得是,”薛姨妈宽了心,就见薛蟠也不等人报一声,直接掀了帘子就进来。薛姨妈心里来气,怒道:“你整天儿地往外跑,你妹妹被欺负了你也不关心。”

薛蟠随意坐在桌边,自个儿到了吃着:“可是那贾宝玉又惹你生气了?明日去学堂,我定找他好好说道说道。”

“哥哥又胡说,这不干宝玉的事。”宝钗道。

“女生外向,看来妹妹对贾宝玉挺满意的。”薛蟠喝了茶,舒坦了些,就满口花花。

宝钗闻言又羞又怒,脸色涨红。

“呸!”薛姨妈啐了他一口,怒道:“你个混不吝的,当着你妹妹的面胡说什么?你还不如不回来的好呢,回来了只会气人。”

薛蟠见她两人都怒了,才赶忙作揖赔礼道歉:“是哥哥不会说话,还承望母亲,妹妹原谅些。”

宝钗收拾好情绪才道:“哥哥与外边那起子狐朋狗友处多了,如今分不清面前的人是谁了,什么话都能往外说。”

薛蟠大声喊冤,辩解道:“我可没出去瞎混,只是打听些事情去了。”

“你去打听什么事?”薛姨妈好奇道。

薛蟠想起醉酒之时偶然见到的娇靥,不由痴笑道:“上回我当街醉酒驾马,恍惚间似见了一女子,生的样貌极好,我正打听她是哪家姑娘呢。”

“哥哥又胡闹!”宝钗万万没想到薛蟠得罪了人还不长记性,忍不住责怪道:“上次的牢狱之灾哥哥是不是忘了?那样的女子不是我家招惹得起的,我劝哥哥早点歇了不该有的心思!”

薛蟠略有不甘:“怎的我就不行?咱家差了什么了?舅舅仕途顺利,宝玉长姐成了妃子。等你入了这荣国府,也算是皇家国戚了。天底下,最尊贵的莫过于是圣上,到时候说不准还是他家高攀了呢。”

薛蟠脑子里使劲儿回想着那张脸,只记得那女子面色冷淡,眼里似有霜雪,可眉间却有血一样红艳的一点朱砂痣,直勾的他心里发痒。

“你也说了是以后,”宝钗没眼看薛蟠一副神魂颠倒的模样,只能不耐地劝道:“那现在就不行,若这回再进了牢房,我和母亲可再没脸去求人了。”

忆起上回求爷爷告奶奶的窘态,薛姨妈委屈地直流泪:“你收收心,便比什么都强,不要整天胡乱想些见不着影儿的是。”

薛蟠见自己妹妹和母亲这般,只能咂咂嘴,无甚诚意地哄道:“我知道,听你们的可行了?”

两人听他如此说,才松了口气。

果然,才过了两日,圣上就有旨意传来,提擢林如海为户部尚书,并令他即刻回京。

贾府知道这个消息后,俱都明了林如海当真是简在帝心,更是对黛玉重视了几分。贾母更是满脸喜气,攥足了劲地想把黛玉推向贾宝玉。黛玉烦不胜烦,只能告病。

圣旨正快马加鞭地送去姑苏,黛玉写给林如海的信也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此时的林如海却去了清静寺。

“大师可看出来了什么?”林如海摇摇扇子,驱走些暑气。

一别经年,净妄依旧眉目舒朗,一身的冲淡平和。他细细查看了手里微微有了裂痕的玉佩,心里略有好奇:“不知此物是林施主从何处得来的?”

林如海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不瞒大师,因我极爱君子兰。所以有一故人见到此物就特意买来,赠予我的,可是此物有些不对?”

净妄浅浅一笑,小心地把玉放进林如海手里。他周身气息疏淡宁和,仿佛能驱散酷热:“此物有灵,应该是极为难得的。虽我修为不够,却也能断定,戴着它是大有好处的。只可惜,此玉有了裂痕。”

极为难得……,林如海微微失神,他想到这玉似乎甄家人都有,玉儿也有,貌似还不止一块的样子。

“此物应该是法器,我修为不足,也不大清楚。”净妄双手合十,微微闭目念了句佛。

林如海收敛了脸上的神情,心里颇为不舍道:“罢了,也不怎么重要。只是前两日圣上在朝堂上宣我回京,等圣旨一到,我便要离开了。此去京城,不知何时才能与大师再见。”

净妄清浅一笑:“有缘自会相见,何必烦恼此事。”

林如海闻言,起身朝净妄一拜:“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了。这几年的叨扰,还望大师包容了。”

净妄起身,抬手扶起林如海,他双手合十,素色僧衣正被山风吹起:“你与我论禅下棋,又为寺中捐了香火,该是我拜你才是。”

林如海朗笑道:“我回了,大师留步。以后只盼与您后会有期。”

净妄疏朗地笑着,静静地看着林如海离开。

林如海回到府中,圣旨就刚刚到了。黛玉的信,也在不久之后到了。

林如海笑着接过信拆开,刚看了几行字,笑意便消失得一干二净,越看他就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拿着信的指尖微微发颤。

“啪!”林如海看完信,脸色发沉,怒火中烧,忍不住用力拍在了桌子上,冷笑道:“贾老太君,贾府,哼!居然敢如此磋磨玉儿,当真当我是个死人了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