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弈神州》第十四章:断桥之上断三生 都督府上鸿门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清晨,拓跋宏领兵登上了大梁水师的战船,往江南而去,独孤文钦送行,见船远了,转身对儿子说了一句话:“若弥,切记昨日父亲跟你们所言,独孤家永远是拓跋家的家臣,不是敌人,无论拓跋家是谁成为皇帝,你们都要誓死效忠,你们明白了。”

两位独孤家的未来才俊皆跪地称是,独孤文钦的大智慧,在日后救了独孤一家。

惊鸿一瞥是一生,擦肩而过,就是咫尺天涯,当钱毅和严雍等数骑从大梁宣德门出京的那一刹那,一辆门洞中的寻常马车上的帘子被掀开一角,有人匆匆的望了他一眼,那一眼中她忆起了那个12岁的孩子把那只玉簪送给她时的表情,她记起了他曾经跟他说起北伐的梦想,她想起来了那本来已经准备好的凤冠霞帔;她以为自己是要嫁给这个人,从小她就知道,可是此刻这个人往南而去,而自己即将往北去。白驹过隙,人世沧茫,一生无相见之日,在奔出门楼的那一瞬间,钱毅停马回头,回望这宣德门,似乎心有所感。严雍宽慰到:“少主,我们有回来的那一天。”钱毅不言,掉转马头,一声呼喝,众人打马而去。

一武将登上马车,上马车驾车缓缓而走。

“公主,为何不最后见一面,今日太后赐给您腰牌,不就是希望您出宫可以见一面吗?”

公主略低沉,缓缓而说:“如果我能忘了,他不能忘,不见比见好,回宫吧。”

武士点头,忍不住又多说了一句:“我跟师弟说了会随公主去魏国,师弟向我恳求一定要护公主周全,说必有接回公主的那一天,这快子母佩是他让我转交公主的,他说玉佩不重圆,此生不娶。”武士说完将玉佩递进马车内,公主取下玉佩细细抚摸,这是一块双鱼佩,自己手里的这块是右佩,上书两字三生,她想起那年围猎时陛下为公侯皇子们准备的奖品就是这块双鱼佩,言谁若能得胜,将赠一对缘定三生的双鱼佩,也可以满足一个愿望,赐下美好姻缘,那个少年赢了,他背部、手臂皆有伤痕,但是他杀死了最大的那只猛虎,陛下言:“14岁猎虎,自古未有,毅儿为何如此用命?”少年手持玉佩,满脸笑容,然而毫不畏惧的对陛下言:“臣想要陛下最珍贵的宝物,岂敢不用命。”陛下言:“朕明白了你的心意,朕既然说了赐下美好姻缘,你的心愿我自然会给你达成。”陛下说完看了看女孩问:“父皇认为毅儿甚好,惠儿以为如何。”女孩心中感动,害羞转身而去,留下少年傻笑不止。往事已矣,泪水落在了三生石上,缘定的三生,也许是永生的离别了,公主擦掉眼泪,掀开车帘,一块玉佩飞出,坠入断桥下的西子湖中,武士回头看了一眼,面有憾色,缓缓摇头。无人再言,40年后,有人在断桥边扔下另外一块鱼佩,上书缘定二字,而随风散落的白灰被洒在了西子湖中。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团圆了。

大梁水军风凌渡,渡口建在虹光湖湖口位置,左右两寨以8道铁索桥水门相连,刚好掐住了虹光湖进入定河的口子上,湖面江面各路商船、渔船、水师战舰川流不息,800里虹光湖灌溉了衡湖州,是天下最大的粮仓。也是整个大梁的心腹之地。拓跋宏所领1000浮屠铁骑随10余艘大型战船经过铁索水门入了虹光湖,即将抵达了江都城,所见之处皆是一片繁荣景象,水田遍布、商旅往来不息、河岸酒肆商铺林立,百姓身穿着虽然多为布衣,但是都面有喜色,这景象在大魏,在他印象中仅在大城周围或许得见,乡村之中多是勋贵庄园,老百姓自耕其田者甚少,多为朝中勋贵还有大户的佃农,大多面有菜色,吃饱已经不易。岂不知100年前,北地繁荣远胜南方,彼时北地为大夏中原腹地,经济繁荣,只是洛京之变,鲜卑人成了北地主人,60多年的战争,北方人口大减,多少繁华的城池楼宇化作了废墟,而北朝的贵族们,跑马圈地,抓汉人为奴仆,北朝最严重之时,除了那些早早投靠的世家大族、隐居避世的一些小村落,民间几乎没有自由耕种之民。满目皆碉堡、多有百里之荒野。父亲继位后,颁布《均等法》《拓荒法》《赠丁法》,宣布北地胡人、汉人平等、允许拓荒无主荒地,规定北方女性需14岁出嫁,增丁3人以上减免赋税。北朝才日渐恢复民生,但是对比南朝国力还是远有不及,其人口不过南朝之五分之一。

渡口之上,大梁水师参军柳师公静侯拓跋宏,看着战船之上,浮屠铁骑人马几乎都站立不住,颇为狼狈,心中暗想,北朝骑兵甲天下,但是坐不得船,大梁水师独步天下,有都督坐镇,北朝永远过不了定河。柳师公在寻找那日去接应靖北军南撤时那个鬼面黑甲骑士的身影,隐约发觉拓跋宏的身形有些相似,而随行三人也略有相似,一时间也不能确认。见拓跋宏与众将下船,柳师公迎上前,拱手对拓跋宏说:“晋王殿下,鄙人乃水师参军柳师公,奉陈都督之命前来迎接殿下,舟师劳顿,诸位将士恐不适应行船,我们已经安排驿馆,可供休息,诸位的战马,我们也安排专人照料。晚上我们陈都督在都师府设宴接待诸位。”

拓跋宏回礼答:“多谢陈都督,柳大人费心。”

柳师公挥手引路:“殿下请随我来。”一行出发往驿馆而去。

罗克敌在马上问拓跋宏:“大哥,这陈子昂请我们赴宴,怕是宴无好宴吧。”

杨宗原说:“两军已经议和,陈子昂应该不敢乱来。”

李存孝说:“我看他是来讨东西的。”

拓跋宏笑道:“二弟说的对,这陈子昂确实是打算找我讨要东西的,只是他没想到,我早就备好了三份大礼给他,只是他还有一个心思,想找一个人。”

都督府中陈子昂对柳师公询问:“能看出来,谁是那个人吗?”

柳师公:“浮屠铁骑皆附面甲,那天早上还有薄雾,这次过来的浮屠铁骑只是一部分,很难判断,而且拓跋宏和另外几个副将并没有穿甲,故此我也不敢断言。”

陈子昂说:“我认得他的刀法,今天晚上试试就知道了。”

柳师公劝道:“主公,如今两国已经议和结盟,陛下下旨命你接应迎亲使,并且陛下已经放了钱毅少将军,不宜再生事端,如果惹出祸事来,恐连累主公。”

陈子昂挥挥手:“我有分寸,我讨要一些东西,他们必须给我拿出来,否则我有何颜面日后见恩师与九泉?”

当晚,都督府的宴会有几件怪事,都督府皆挂白帆,诸将带白,外人不知道的,都以为都督府有人离世,然而又开了中门,用迎接亲王的礼节,摆出了鼓乐相迎,都督府内并没有设置灵堂,按照大型宴会规制在中堂列了酒席,水军都督府诸将皆随陈子昂在门外迎接,从入都督府的大道直到门口200多米,安排了500多位持戟勇士站在两侧,杀机四伏。而来参加酒宴的拓跋宏和李存孝等,也来的甚是奇怪,后面亲兵牵了一辆马车,马车上放的居然是一幅金丝楠木的棺材,亲兵手里有捧礼盒的,有捧剑匣的,见如此场面,已然心中坦然向前而行。

陈子昂和诸位将领在门外迎接,见拓跋宏如此阵仗,心中已然明了,率先跪下,其余诸将、武士皆同声而跪,陈子昂大声言:“迎大帅归。”诸将、武士同声言:“迎大帅归。”起身后,拓跋宏行直门口,陈子昂上前先行礼:“谢晋王送我恩师一程,陈某感激不尽。”

拓跋宏回礼言:“陈都督严重,孤王敬重吴国公英勇,此次两国休兵结盟,必定要送吴国公归国,陈都督如此孝义,孤王甚为感怀。请吴国公先行。”

陈子昂点头,命人先行抬吴国公灵柩入都督府安置

拓跋宏又对陈子昂说:“孤王有两件礼物,其实也算物归原主。”拓跋宏命人呈上来,是吴国公的配剑天星陨铁重剑还有吴国公的盔甲白虎明光甲。

拓跋宏如此做派到是让陈子昂颇为意外,本来准备的一些说辞和安排顿时也不便发作了。只得请拓跋宏进都督府用宴。

当夜风平浪静,送拓跋宏离开后,陈子昂去了恩师灵柩所在,命人摆上天星剑和白虎明光凯,陈子昂恩师牌位灵柩前独自哀伤,柳师公进来对其言:“主公明日摆公祭吴国公恐怕会被人参。”

陈子昂抬头,眼中略有愤恨:“让他们去参!陛下认为一个不为恩师尽孝的人,难道能是值得信任的忠臣?陛下必不会怪我。”

柳师公:“请主公上表言明,一堵悠悠众口。”

陈子昂点头:“我会上表言明,家师理应全军公祭,然而此时确实不合适,就在都督府设灵堂,允许诸将拜祭,除都督府外,全军不得带白,我到要看看那个眼瞎的敢不来。7日公祭结束,安排人扶灵去往我恩师祖灵之地。”

柳师公点头:“卑下这就去办。”

柳师公走后,陈子昂在灵堂下,持剑割破手指,在白帆之上书写几个人名:独孤文钦、独孤霸、拓跋宏、李存孝、杨宗原、罗克敌…..,然后火焚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