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小一家庭》第四章 势力的大伯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嫁了父亲,第二年便生下了我,那天是中秋前一天,八月十四日,清晨天还没亮我便出生了。产婆接生出来,说是个男孩,父亲**都高兴坏了。

可是因为文化都不高,取名字觉得为难起来,最后一致觉得应该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所以特地去找了村子里面唯一一位教书先生。

那位教书先生叫希德生,他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据说父亲都曾经是他**,不过他只教小学,是师范毕业的,在村子里教书好多年了,大家也很尊敬信任他。

便去请教他,他想了好一会儿,最后便给我取名字,叫希言,这个言字大有深意,说话的含义,但是要看怎么说,言语这个东西,看似浅显,但是很深奥。

**父亲自然也是很满意,私下还包了红包,自从我出生后,**便在家带我,但是家里依旧贫苦,父亲去外面打工挣钱,到了年底,依旧没有太大收获。

**曾九秀虽然没有读书,可是她很懂得持家,对****也是孝顺,对父亲更是理解,也知道父亲在外面不容易,尤其在当时那个社会,于是商量着一起出去帮忙赚钱,待在农村不是办法。

**曾月兰,觉得不好,毕竟当时我才八个月左右,觉得男孩子应该多留在身边待久一点,也好多吃点奶水,也更茁壮一些,所以就这样多待了一年。

很快又到了年底,父亲依旧是独自在外打工回来,挣了一个过年费用,然而这一次过年,本是好心叫大伯父一起吃饭,可是却遭到了嘲讽。

因为在当时电视机的时代来临了,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家,显得特别有光,而大伯父家买了电视机,父亲好些年来,一直都没赚到什么钱,还住在**房子里,新房子也没有能力建。

所以大伯父希马发就直接开始嘲讽了,对父亲说道:"老弟啊!人活在世,要有些本事,你看看现在都住父亲的老房子,你也常年在外做事,不做房子,买电视总应该买一个吧!不然新闻大事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父亲醇厚,心里自然是很不开心的,但是表面确只能应声回答:"老哥说的是,这不孩子还小吗?处处还要用钱呢?"尴尬的笑笑。

自那之后,父亲就决定一定要努力赚钱,好好争一口气,**自然也是知晓此事的,所以第二年春,就一起出去了。

那个时候两个人也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做苦力活,福建龙岩那边天气比较酷热,而且到处都是黄泥,很适合烧红砖,所以父亲和**就去那边开始做砖去了,非常的辛苦,那个时候泥土都要手动挖,机器制成了砖块还需要人工拉去晒,晒干了还要放进窑子里面用煤炭烧,最终才制成了红砖,也就是城里建造房子都需要用到的。

父亲和**一开始都是做苦力,可是也非常老实,吃苦耐劳从不偷懒,老板叫周信柯,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老板,他觉得父亲很踏实,干活从不拖泥带水,所以便有意帮助一把,就问父亲老家有没有很多想出来工作的人,父亲想了想便回答说道:"有,而且很多,我们都来自农村的都很贫困,很多人都不知道做什么,在家种田而且还挣不到钱。"

信柯老板知道后点了点头:"于是告诉父亲,明年帮忙找人,给你包工头做,待遇自然也更好,有你帮忙带着做事,我也是信得过的。"

父亲更是意外,不过觉得也很不错的办法,所以今年回到家,就对村里不少人说了,村子里面很多人都在种田,那个时代根本存不到一分钱,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家几乎都有点困难,所以有一部分的人都想外出,但是奈何没有什么文化,跑到城里都怕走丢,有父亲带着去做事,自然很多人也觉得靠谱。

第二年就很多人跟着去了,父亲对村子里面的人自然也不亏待,而且愈发努力了,毕竟包工头也是要带头干活的,可是这个时候村子里面的人起了一些嫉妒心,总觉得父亲能赚很多钱,在剥削他们,于是好些次都罢工逼着父亲,可那是父亲叫出来的人,自然是有责任的,无论对他们,还是老板的信任,只能好生劝导,却又不敢怎么责备。

父亲好多次都愁的感慨:"做人很难"。不过辛苦的付出终究是有一些回报的,那个时候沿海城市都在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红砖卖的非常好,获得了大丰收,老板自然赚的盆满钵满,更是器重父亲。

所以那一年,老板除了工资,多给了父亲几千块钱,说那是他应得的,那个时候的钱,算很多了,父亲头一次赚到那么多钱,高兴坏了。

想着今年回去一定要买电视,省的大伯父那样冷嘲热讽,而且要给儿子买很多吃的,玩的,还有父母,在家不容易,要买一些家里没有的东西,健康补品等等。

然而中途不顺利,在那个时代太多的人不务正业了,在车上的时候,扒手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三五成群作案,父亲把赚的钱放在身上贴身保管,可是人总会犯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扒手将钱溜走了都不知道。

等到了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已经找不出来到底谁偷了钱了,父亲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那是一年赚的钱啊!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是血汗钱。父亲头一次哭了,哭的非常伤心,**知道了也是很难过,"但是也劝导父亲,钱没了没关系,来年可以赚回来。只要人健康没事就好",**宽慰道。**是个非常谨慎的人,父亲带钱回来,她其实偷偷的把钱分开了,自己拿了一半,而且她还把钱用针线缝进了衣服里面。

父亲以为所有的钱都没了,内心一下自然承受不住,后来**才告诉他的,父亲一下子像个孩子一样,瞬间恢复了许多。

那一年回到了老家希口村,虽然丢了一半钱,可是对于当时来说,还是拥有一笔财富了,父亲如愿以偿的买了电视,看着电视里面的人物,莫名其妙的满足感。

这个事被大伯父知道后,断定父亲发了横财,便跑过来,说:"老弟现在是飞黄腾达了,有发财的路可以一起去啊!"。

父亲是不肯的,只能婉言拒绝,因为很清楚大哥的性子,而且从村里带了一些人出去,深知道其中苦。

大伯父自然不满意,所以回去更是杨言说父亲不念兄弟情谊,村子里面的人也夸大其词,说父亲在外面挣了很多钱,一时间眼红嫉妒的不知道多少,传了不少的流言碎语,说父亲在外面怎么使唤别人,不公平等等。

后来父亲实在忍不住了,第二年和信柯老板说,不愿意当包工头了,因为实在忍不了他们的冷言冷语,可是老板觉得他们是跟随父亲来的,没有他更是不好**,只好恳请父亲继续带头做下去。

父亲也没办法,叫他们回去更是不妥,只好继续接管着。

作者每天还要上班,所以更新不多,还望见谅。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