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秉烛夜待》第12章 念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中并未提到任何不祥之兆。”

“至于封印,毕竟是传说中为神族所留下的。既然过了这么多年这个镇子一直平安无虞,即便离战事很近也从未受影响。从孤孤单单的几间子茅草屋发展到如今的人丁兴旺,哪怕处于两方交界之地,竟从来都毫发无损。由于地势隐秘难寻,大家也一直安享着太平,谁都不知道这是不是那个封印起的作用。”

说完他环视了一圈,似是在查看众人的反应,又道:“况且,这也不过是个似有若无的传说而已。”

“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子不语怪力乱神,你若问我具体,老头儿我也说不上来。只是模模糊糊看到过有着这么一些说法,应了大家的好奇心,在此转述罢了。故事不完整,各位官人多担待。”

再三地重申之后,还拱手做了个礼。众人俱是点了点头。

“可曾有后人亲眼见过这个封印?”有人问道。

“据我所知,从未有过。神祗里留下的封印,有幸见到的一定也不会是一般人。”

这时,先生在人群里再度用视线找了找一开始提出问题的小孩,他依然坐在那里,表情中带着一丝茫然。刚刚那些话,也不知是听懂了多少。

他对他伸出手指,在空中朝他挥了一挥。获得他的注意后,便提问道:“小家伙,你那位爷爷还对你说了些什么啊?”

小家伙闻声看向他,扑闪扑闪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得圆圆大大的。他稍有失神地摇了摇小脑袋,朝天辫也跟着摇晃了几下子,看起来滑稽可爱。

只见他似是在思考了片刻,开口却低声道:“我爷爷已经不在了。”

“但他说过,这里有个地方藏着很值钱的宝贝。只是他也说了,那宝贝大家谁都不能随便碰,即便真的找着了,也要好好地放着,也不能胡乱地看,不然会给镇民们带来一些不好的事情……”

五六岁的小孩,说起话来倒是伶牙俐齿。此时又得知他所尊重的那位爷爷已经不在人世,众人不免生出怜爱,也忽略了他说话的内容,尽当作是童言无忌。看他说话间双唇似是不由自主地一颤,眼里又像是含了泪花,又不禁加重了怜悯之心。更有人为此深深地叹了口气,大大方方地将心中的遗憾表露无遗。

说书先生道:“你爷爷造刀造剑,想来应该是个铁匠。”

“在很早之前,我们镇的元老中就有几个是铁匠出身的。他们受过不少徒弟跟着学打铁铸造刀剑,只是后来大多改成了铸造家用的菜刀,锄头等用具。或许他们所知道的秘密会比我们要多些吧。”

“毕竟,如之前说过的那样,最早在这里定居的人当中,就有好些都是从战争退役的士兵与服役于兵营的铁匠。”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之中有好些人的祖上的的确确有过铁匠或官兵。

这时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他意识到气氛有些低迷起来,转而又说起了关于中原绿林的其他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语气也再度开始抑扬顿挫,头头是道起来。很快,又变回了平日里那个摇头晃脑,满腹经纶,正而八经的说书先生。

苒苒打算不再继续听下去了,她感到有些倦意。隔着窗听得久了,耳朵都快磨出了茧子。

她从钱袋里拿出几个铜板,叫了声“小二结帐”。便把铜钱放在了桌上,起身走出店门。听到那边及时地应了一声“哎行嘞,客官请慢走!小心着点门口台阶儿!”

离开之前又去到围着刚才那位说书先生的听众们旁边,用手指头勾了一个小女孩过来,给了她几个铜板并告诉她这里面的一个铜板给她买糖吃,其余的要等说书先生说完之后交给他。“我知道你是张大爷的孙女,若是不照我说的做,不然下次就不给买糖吃了,明白吗?”

待小女孩乖乖点头应了一声“我知道了小姐姐。”她便转过身离开了。

刚才分明是听到了她更喜欢的那个关于小镇传说的版本,心情不由得极佳。虽然新增的信息量并没有再听一次火镇历史来得大,她已经觉得相当满足。毕竟人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听到让自己觉得欢喜的事情。她想。

这顿饭虽然量比想象中大了一些,或许又要因此胖半斤,但也算值了。[我们的女主是个敏感型体质的姑娘,平日里吃饭喝汤都要主意不能吃得多了,不然必胖无疑,皆是因为身体的吸收能力太好。作者按。]

她一路想着刚才听到的只言片语,心不在焉地走着,就跟午后散步似的悠闲而无目的地。

伏羲……女娲……这些名字的主人到底是神还是人?他们究竟会是谁呢……?听起来并不完全陌生,应该是在私塾里的时候听先生曾提起过。只恨自己前些年没有跟父亲请来的教书先生好好读书,现在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想至此,不禁兀自懊恼起来。

可是上学堂真心枯燥难耐,先生们说的四书五经也不知将来能作何用处。

她着实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受得了念书那样无聊的事情。

而且看着先生们摇头晃脑读一些听都听不懂的四书五经,还不如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来得有趣,至少通俗易懂。

苒苒既不想为官,也不想发哪门子的大财。她只想过能让自己开开心心,如潺潺流水般不紧不慢,不疾不徐,令自己感到放松悠哉的小日子。

她觉得能优雅从容而不是慌里慌张地奔命般过日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

前几年在学堂跟着先生识了几年字,直至能自己独自看得懂几本书了,她便时常溜进父亲书房找自己喜欢的书看。

如果那是她自己搜寻来的东西,确认过是自己真正想看的,她就很愿意沉浸钻研。最无法容忍的,便是别人告诉她,应该学习什么,看什么书,才会对她有所帮助。

“你们没有人成为过我,也永远都不可能是我,你们又怎么什么对我真正有益处呢?”

她在找书的时候还在自言自语地怼着先生的话,结果被她一个不小心发现了父亲藏在柜子深处的一整本春宫图画本……

好在那时候她年纪小,看不太明白那究竟是本说些什么的书,只见着一群男男女女,横七竖八的躺卧或俯趴,身上也都没穿什么衣服,仅几条似是薄纱之物简单缠身,个个身姿古怪地扭曲纠缠在一处,表情一个比一个痛苦,也不知在干嘛。

想了半天,认定了这应该是一本传世的武功秘籍。

她对武功秘籍不感兴趣,只是不解,练武功何时成了令人如此痛苦的事情。图中的那些人,每一个都像是在受着多大的煎熬似的。

听说过练武功辛苦的,没成想居然如此辛苦。看来武术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练的。

寻思的半天,她决定自己将来肯定不去练什么劳什子的武功。如今天下太平,没必要受那罪。

幸好今天被我无意发现了这个秘密,她鸡贼地暗忖,否则以后被骗去练武也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呢,嘿嘿,她不禁为自己的警觉感到暗自欣慰不已。

把“武功秘籍”藏回原处之后,又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什么让自己觉得有兴趣的书籍。不是太艰深难懂的书名认得她她却不认得书名的书,就是一些佛经,古言,诗词歌赋,字帖琴谱等等,超级无趣。

倒是在母亲房里找到一本西域食谱,里面有着各式各样之前见都没见过的古怪菜式,甚是好看,是用母亲的语言撰写的,内容简单,因此她能看懂一大部分。

这菜谱便被她当成了宝贝。

问过母亲同意之后,就将它拿来自己保管了一阵,还学着里面的教程做了几道奇怪的菜,色彩丰富,口感独特,令她尤为喜爱。

在求学经历中,每当遇到不认识的字,她倒也不害羞,大大方方地跑去问先生。好在先生还算耐心,对这个平日里老爱逃学的女学生并不多多加指责,只是轻微地提醒了几句,女孩子家识几个字,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场也未可知。对于苒苒问先生的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先生也会一一讲解。

可是今天说书先生提到的伏羲女娲,又是哪里的典故?好奇心作祟,她要把这些名字弄个清楚。

打定了主意,她便向镇外走去。

?

镇子的四月大部分白天都是晴光灿烂的天气。

这正是极好的时节,春意盈盈,气候清朗。

一年当中除去十月以后和五月之前的两段雨季,其余时间下雨的日子能用双手双脚二十个指头数得出来,而这一带的空气并不像真正的沙漠那般干燥无雨。

这也是为什么各家各户的菜园子都能种出品种甚为丰富的蔬菜瓜果。

待到太阳下山,入夜之后,气温就会急剧下降,日夜温差犹如夏秋两季的差别。因此,一到了晚上,人们睡觉便需要盖被子,甚至的冬日的厚被。而白天所穿的衣物却又是轻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