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行褪佛记》第一章 织魂筑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路莫念旧,渡河莫回头。一入酆都城,便销世间愁。

幽冥地府,鬼域酆都。

城门处的鬼差打着盹,勾魂使者不断的押送着魂灵入城。没有魂灵闹事的话,当班的鬼差能睡到交班之时。

会有魂灵闹事吗?有,只是很少。

都走到这酆都城门了,那些魂灵早已明白,回不去了。而且勾魂使者会对那些闹事的魂灵处以相应的惩罚,所以就更不需要鬼差去担心了。

这幽冥地界不像凡人所想的那么幽静,反而充斥着嘶吼哭嚎之声,那嘶吼与哭嚎声里有不甘,有懊悔,有愤怒,更多的则是绝望。然而在这幽冥地界,却有一处宁静祥和的地域。

地藏王菩萨坐镇于此,诵经传佛,朵朵莲花点缀绽放,佛音荡漾,圣光普照。

每日,鬼差都会押解刚刚进入酆都的魂灵来此,倾听地藏王菩萨的教诲。这是酆都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在此处会有大量的魂灵放弃对仇怨、对情欲、对命数的牵念,这些魂灵便不须再承受地狱之苦,可早入轮回。

此时,上万的魂灵端坐于此,地藏王菩萨在莲台之上颂唱佛经。一人一兽,侍奉在左右。

兽,地藏王菩萨之坐骑——谛听。

人,地藏王菩萨身边的童子——掌灯。

谛听卧地,可分辨这上万魂灵心中所念。在地藏王菩萨诵经之时,谛听也在慢慢解开这些看似顽固不化的心结。

掌灯盘坐在莲台边,手持长明灯,照亮这幽暗的地府,也为照亮魂灵心中的阴郁。

掌灯不知自己多少年岁,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谛听曾告诉掌灯,你是由这灯内的灯芯所化,菩萨见你是个造化,故此留在了身边。掌灯也曾就此问过地藏王菩萨,菩萨没有明说,只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

一日,掌灯在奈何桥上问地藏王菩萨,“师祖为何不成佛?”

菩萨抬眼望向那无数被押解而来的魂灵,“我曾立下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佛经上说:心上无念,心上无尘,心上无心,方可成佛。这大誓一旦立下,师祖就已经无缘于佛,岂不可惜?”

“如我成佛,这些魂灵谁来度化?他们在世间已历百般苦难,为何还要来这阴界遭受罪罚,我心不忍。”地藏王菩萨说完,就同那魂灵一起走进城门。

走出两步,菩萨停了下来,道“掌灯,之后不可再称我为师祖。”

“为何?弟子......不明。”掌灯手持长明灯,眉宇间充斥着疑惑。

地藏王菩萨没有多言,径自离去。

“兄长。”掌灯看向身边的谛听,“师祖是何意?”

谛听愣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跟随菩萨而去。

几日之后,地藏王菩萨诵完佛经,指着那些离去的魂灵,问道“掌灯,你可得出些什么?”

掌灯思量一番,答“世间牵念太多,这些魂灵都是为牵念所缚,故要在此遭受磨难。”

地藏王菩萨有些不满意掌灯的回答,道“人活在世,就会有牵念,就会有罪孽,你可曾见过无牵无念之人?这阴间的苦难只为让他们强行抹去对世间的留恋,却不能解开心结。你明白吗?”

掌灯点了点头,“弟子明白。”

“明白为何不说?”地藏王菩萨的语气有些让人捉摸不透,掌灯不敢再多言。

地藏王菩萨叹了口气,道“从今日起,你便去那十殿阎君处观瞧刑法,了解世人心中所想。之后你便在这地域内,为魂灵筑起心中之念,以助他们自度,去吧。”

至此之后,掌灯便游历在十殿阎君之处。

十殿阎君知道掌灯乃是菩萨座下童子,虽然地藏王菩萨不在地府的各司职之内,但十殿阎君很是敬重菩萨。故准许通行,以便让掌灯观瞧各处地狱的刑法。

十殿阎君各司其职,分管不同地域,各司其下还分有十六小地狱,十殿阎君会根据世人在人间所作所为,指派受难之地。掌灯便在这些地狱之间游走,记下魂灵心中所念。

时至今日,三界之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妖王孙悟空出世,硬闯地府,勾销生死簿,怒战十万天兵,大闹天宫。后,天庭得西天如来佛祖相助,擒获妖猴,将妖猴困于五指山下五百年。

这是三界近期以来最大的动乱,好在妖王孙悟空不再抵抗,跟随唐三藏西行取经去了。

掌灯对于唐三藏一行人的取经之行颇为感兴趣,好久没有见过如此有生趣的事情了。掌灯除了向谛听询问情况之外,也常听地藏王菩萨提及此事。地藏王菩萨似乎极其看重唐三藏一行人,说他们有着造化之功。

然而,当唐三藏一行人取得真经之时,地藏王菩萨却叹息不已。

掌灯问何故,地藏王菩萨解释说,那阿难、迦叶两大尊者第一次传授的无字经书才最为珍贵,唐三藏一行人却看不透本源,居然弃了无字天书,得了那下乘的有字经文,看来定数该是如此。

掌灯又问,为何那无字经书最为珍贵?

地藏王菩萨再次叹息,道“佛道本源无胜有,天地本我自在心。这其中最妙处就在一个悟字,又岂是那文字能描述的。”

说完之后,地藏王菩萨又嘱咐了几句,说是不要声张,怕会惹出事端。

再说唐三藏一行,回到大唐传经之后,天降祥瑞,分封诰命,功德圆满。

掌灯在唐三藏一行人结束西行之后,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为何如来佛祖任凭唐三藏取得那有字经文,而不将那无字天书传授。既然无字天书更为珍贵,不就能更好的度化世人了吗?”

掌灯问过地藏王菩萨,菩萨却说事情已过,不可再提。掌灯虽满心疑惑,也只好作罢。

掌灯已不再游历于各大地狱之间,而是开始为魂灵构筑念想,成为一名织魂人。

这些念想被掌灯刻画的极其详尽,有些魂灵挂念亲人,掌灯便用法力筑起房屋,勾画人身,让魂灵与亲人团聚。这些魂灵会在构筑的房屋内,与亲人倾诉、笑闹,不断循环,不断重复。一旦解开心结,这魂灵便会自主的走向奈何桥,踏着轮回而去。

掌灯也并非为所有魂灵构筑念想,因为这其中不乏大奸大恶之人,一心想着世间的荣华富贵,岂不知在这酆都城内,众生皆平等。这些魂灵会被鬼差押走,堕入那刑法地狱,赎罪祛恶。

久而久之,掌灯构筑的念想已经充斥了整片地域。十殿阎君互相商量,意要分划给地藏王菩萨更多的地域。可是魂灵何其多,再宽广的地域也会有穷尽的一天。于是,十殿阎君便派一些鬼差,及时清理那些废弃的念想,以便后人来用。

地府的管理在地藏王菩萨的努力之下,改善了许多。在地藏王菩萨未到地府之前,所有的魂灵都要经受刑罚地狱之苦,因为没有人会耐心的度化指点。因此,地藏王菩萨在地府的声望极高,谛听与掌灯也因此受到特别的优待。

掌灯在帮助魂灵构筑念想之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世人都以为勾魂的是黑白无常或者牛头马面。

其实不然,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确实负责勾魂一事,可是魂灵何其多,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怎么可能忙得过来,所以一般都是些鬼差奉命去勾魂,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则很少亲自出马。

只有那些大善或者大恶之人身死之时,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才会亲力亲为。大善之人,自然是要以礼待之,怕那些不懂规矩的鬼差会鞭责善人的魂灵。大恶之人,自然是要让他受尽苦难,怕那些鬼差受到恶人的蛊惑和贿赂,让恶人的魂灵在世间为非作歹。

其次,十殿阎君也并不会依次批点生死簿,这些事情都是判官和各类鬼差的事情。也因为如此,掌灯才有机会和各大阎君接触、交谈。

然而,就在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又一场劫数打破了三界的安宁。

在大雷音寺看守经文的阿难、迦叶两大尊者,盗取无字天书,叛出佛门。此事一出,佛道两界震怒无比,可是阿难、迦叶两大尊者却隐匿踪迹,无从捉拿。

阿难、迦叶两大尊者,一消失就是三百年。这三百年是三界最为混乱的三百年,天兵天将在天地各处巡查,凡尘也因此多了许多潜在暗处的天庭密探。

要说三界最乱之地,自然就是幽冥地府。幽冥地府地域极广,错综复杂,集世间一切阴晦,便于藏匿。因此,幽冥地府也在重点盘查范围之内。

掌灯也因为佛道两界的巡查,见识到了许多传说中的人物,比如二郎真君、星宿天将、罗汉真人,还有那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掌灯对观世音菩萨的印象很深,这并非是因为菩萨的法相或是身姿,而是因为一向平和的地藏王菩萨变了脸色。

掌灯很明显的察觉到地藏王菩萨的排斥,他似乎极不愿意与观世音菩萨言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