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陆玖成妃》第八章 新桃旧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大早陆玖就叫柳兰进来说话,今儿个事多,她得去老夫人院子里一直待到明儿个,留下柳兰照看院子,临走之前,将钱盒子里的碎银子一块块拿荷包包了,吩咐柳兰到了夜里发给院子里的丫鬟小厮。

柳兰接过荷包,愣了一下。她在这院子里伺候也有四年多了,往年除了莫府发的红包,姑娘可从没想到过这些。掂量了一下,每个荷包至少有个五两,她这个大丫鬟一个月的月钱才二两呢。

来不及看她的脸色,陆玖便带着铃兰和墨兰匆匆往老夫人院子里去了。

一起吃过早饭,外祖父与舅舅表哥他们去了外院议事,外祖母和舅母们在一块打牌,几个姑娘和曼薇凑在一处聊天。

说着说着,蒋曼薇谈到了江南的人情风物,听得三位姑娘兴致盎然。

二姑娘对她嘴里的雕廊画舫十分感兴趣,平常在京城也坐过画舫游过湖,但是从来没有坐过像房子一般大,上下好几层的画舫,很难想象在里面吃饭喝酒看戏,如同在平地一般。三姑娘收到的那只湖州羽毛团扇,她拿得当宝贝一样,但是听说江南还有很多刺绣栩栩如生,便也心向往之了。

而陆玖就不一样了,听了蒋曼薇对莼菜羹的描述,不由得咽起口水来,京城虽也有菜农搭了菜棚,冬天也能养出一些绿叶蔬菜,可是基本除了白菜就是菠菜韭菜,她早就腻了,鲜美顺滑的莼菜羹就像痒痒挠,挠的她干痒痒。

还未到中午时分,外面便通传太子与太子妃派人来送年礼了。

莫家大姑娘莫芷,三年前嫁于当朝太子为妃,每到年节,都会派人送来节礼。太子前几年生过一场大病,身体虚弱,莫芷常年照顾太子,每年也只得几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太子怜她,每年都会送来丰厚的礼物。

今年又只见一车车的礼物抬进府里,太子府的总管亲自前来护送,搬送完毕,吴总管拿出礼单递给莫太傅,莫府人叩谢完恩典,二老爷往吴总管袖子里塞了张银票:“辛苦吴总管了,舍下备了些茶点,时候还早,吴总管不如喝口茶润润喉。”

吴总管袖子里的手捻了捻,露出满意的微笑,用似乎被捏住嗓子的声音回复道:“罢了,奴才还得回去复命呢,这快晌午了,不早了。太子妃娘娘好着呢,托我给您带句话,不用挂念。告辞了。”

家里男丁送吴总管出门。老太爷将礼单递给婆子,女眷们便回了内室。

二夫人眼圈红了,拿了帕子轻轻拭着。就连刚才还活泼玩闹的二姑娘也沉默了下来。陆玖寻思,这是思念大姐姐了。有人想着真好,不知道前世的母亲和弟妹,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呢,不由一阵感伤。

“大过年的,你哭什么!”老夫人轻声呵斥。

“母亲,我,我是心疼芷儿啊。”二夫人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决堤了。

“行了,别哭了,吴总管刚走你就哭,让别人看到了不定说闲话是小,给芷儿造成麻烦可是大了。”

听罢二夫人立马擦干泪水,止不住得点头:“母亲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

“你也别多想了。现在朝堂局势不安,二皇子勤政爱民,呼声很高。太子殿下又身体欠安,不理朝政多年,可到底身边只有芷儿一个,不知被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你作为芷儿母亲,一定要谨言慎行,否则看似行差踏错,实则无法弥补啊。”老夫人安慰着。

除夕这天按说是不能吃午饭的,于是众人用了一些点心零食,几个年幼的姑娘由丫鬟陪着在偏房小憩了几刻钟,便开始期待晚宴了。

太傅府向来开明,与别家男女不同席不同,反而希望家里儿女们多多接触,感情好了以后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帮衬。今年除了大老爷和三老爷未能回来过年,家里的主子也就十多位,一个桌子便也够了。

天还没擦黑,莫府的家宴就摆了出来。宴席在正堂里,一张大圆桌,老太爷和老夫人在最上首坐了,左边是大夫人,接着是大少爷和少夫人,右边是二老爷和二夫人,剩下几个孩子则随便坐了。

众人坐定,莫太傅先举筷,宴会正式开始。桌上菜色实是不错,夹了一筷子鸡丝,陆玖边吃边赞叹,真是比小厨房里强多了。

这时老夫人赞叹道:“这道龙井虾仁今日分外可口,可是厨房换了婆子?”

站在一旁给老夫人布菜的宋嬷嬷说:“老夫人,哪里是换了婆子,是大少爷从杭州带回来的鲜虾,一直放在水里养着的。”

“从杭州到京城,全走水路起码也要半个月,这虾能活这么久?”老夫人惊奇。

“回祖母,孙儿在船上放了几口大缸,挑了活蹦乱跳的虾放进去,一路上勤换水,有些虾支撑不住了便捞了出来用冰冻上了,是以到了京城还有一缸是活的。”大少爷回答。

“这可有些浪费了。”

“回祖母,途中不合适的虾,我们都拿冰冻了,虽说比不上这活蹦乱跳的,但比京城里卖的冻虾也是好上不少的,孙媳便嘱咐厨房做了软炸虾仁给丫鬟婆子们。”蒋曼薇轻柔答道。

老夫人与大夫人对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神中看到了赞赏,这个长媳,真是不错。

二姑娘看哥哥们喝酒,忍不住嚷嚷着不想喝糖水,也想喝酒,老夫人便吩咐道:“我看太子今日礼单上有几坛上好的桃花酿,度数不高,适合姑娘们饮用,拿来给这几个顽皮吧!”

不一会儿宋嬷嬷便带婆子取来了几坛酒,细细用水烫了,甫一开封,众人便闻到一股桃花的香甜和酒的醇香。每个姑娘都倒了一杯,陆玖低头啜饮一小口,顿时心满意足起来。她前世最爱喝这种酒,也擅长酿这种酒,但这不愧是太子送的,比自己酿的醇美多了。

小辈们挨个向长辈敬完了酒,三姑娘便提议:“这样喝着没意思,一会儿就喝多了,不如我们玩个行酒令啊?”

这一提议得到大家赞同,那怎么玩呢?

“我跟你祖父一把年纪就不玩了,这样吧,我们做裁判。既然喝的是桃花酒,那就以桃花为题,每人说一句关于桃花的诗词,对不上来的就喝酒,不想喝酒便出个才艺。”老夫人玩性大起。

推脱了一番,大夫人,二老爷和二夫人也不参与,就只有六个小辈玩了。

“那好,从我这边先来吧。桃花的诗,听好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大表哥莫诤言首先开始。

“那我就对,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大嫂嫂说完,其余人便点了点头叫好。

“那我就沾嫂嫂的光了,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莫芾从蒋曼薇那首诗里摘了两句。然后看向陆玖。

陆玖前世就不爱参加宴会,她不仅不爱读书,小时候学琴半年还是群魔乱舞气跑了师傅,写字一直都像狗爬,画画更不用说了,也就一个棋下得还可以,宴会上总爱有什么行酒令啊弹琴作诗作画啊,她一概不通,闹了一次笑话后母亲再也不逼她去参加宴会了。

还好前世的相公崔临枫最爱桃花,时不时念叨几句,她也听在了脑里,果真就遇到用处了。“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说完朝坐在她旁边的二姑娘莫芃抛了个眼神。

“一年不见,果然是当刮目相看啊,玖儿岂止是长大了一点,简直脱胎换骨成了个小才女了!”大表哥惊呼。

“你可别这样夸她,再夸尾巴都上天了。读了这么多年书,还能什么也不会吗?估计是先生教的时候她也就记住了一两句。”虽这样说着,外祖母上翘的嘴角显示着她的满意。

这样对了四轮轮,第五轮的时候,陆玖便投降喝了一杯酒。不过这酒越喝越好喝,到最后,每个人都喝了不少。

“我实在喝不下了,那我给大家弹首曲子吧。”三姑娘摇摇晃晃站起来,自有丫鬟安置好了琴,她弹了一首《春江花月夜》。三姑娘的琴艺在京城赫赫有名,这首曲子让人仿若置身江上,清风拂面,如水月光,花影摇曳,木浆吱呀,渔船飘荡。

众人不由一阵叫好,陆玖喝得歪七竖八,更是跳起来拍着手,一个不小心便被椅子绊倒,幸亏后面伺候的铃兰眼疾手快扶住了她,但身量太小,还是被她压倒在地,好在缓冲了一下,被嫂嫂和二姑娘七手八脚拽了起来。

桃花醉再甜,喝多了也是醉。陆玖一把抓起桌上汤盆里的汤勺,这黑色汤勺跟她胳膊小臂那么长,“我来给大家舞个剑!”说完便冲到空地里。

院子里点了灯,天上的月亮弯弯被飘过的云彩遮住了,陆玖舞了起来,手持汤勺,却没有人在意那时不时饭勺,只见她时而跃起,时而下腰,体态轻盈,灵活如兔,那根汤勺在她手里也仿佛有了生命,像黑蛇吐信。三姑娘不禁回到琴边奏了一曲《十面埋伏》。她年纪还小,身量未长开,众人却从她飘逸的身形上看出一分杀敌破虏的血性,转而从她稚嫩的脸庞又看出一分毅然决然的洒脱。远处不知何处烟花绽放,却也不及她的耀眼。

陆玖舞完,酒劲上来便趴在地上睡着了,手里的汤勺还没放下。众人缓过神来,赶紧招呼丫鬟扶了起来,连同二姑娘三姑娘一起送进偏房,厨房备的醒酒汤也送了过去。

老夫人眼里含泪:“我竟不知,玖儿会舞剑。”

大夫人坐在她旁边,轻声安慰:“或是玖儿早在她陆府里就学了,怕母亲见了思念伤心妹妹,也就不敢在您面前舞了,这是喝多了,才舞了。”

“看她这样子,平日里也应该是自己练习了的。”老太爷叹了口气,“终归是将门女儿郎啊!咱们应该觉得欣慰才是。”

堂下众人越发对陆玖怜惜起来。

偏房厅里,两个丫头给陆玖脱了外套灌了醒酒汤。墨兰一脸崇拜问铃兰:“姑娘好厉害啊,竟然会舞剑,刚才姑娘像仙子一样,真怕她飞起来就像神仙一样飞走了!”

铃兰内心也一阵崇拜,但是总要在墨兰面前表现自己跟姑娘关系亲密,撇撇嘴说道:“哼,姑娘会的可多呢,姑娘厉害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