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医天下》针灸资料,不喜误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概述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腧穴是经气输注交会于皮、肉、筋、骨间的部位。经络和腧穴同属一个系统,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

一、经络: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经水和十二皮部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

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施行针灸治病的处所。腧穴是经穴、奇穴,阿是穴等的总称。腧穴分为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二节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功能

1、手太阴肺经、穴

尺泽:

定位:屈肘拱手,在大肠经曲池内一寸横纹端。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哮喘,咯血,咽喉肿痛,腹痛,吐泻,小儿惊风,上肢瘫痪,肘臂痉挛等。

太渊:

定位:仰掌避开动脉取穴。在手腕掌面桡侧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主治:胸满,咳嗽,哮喘,肺痨咳血,无脉症等。

列缺:

定位:两手虎**叉,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就是本穴。

鱼际:

定位:仰掌取穴。在拇指掌指关节后内侧,太渊前一寸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咳嗽吐血,身热,头痛,咽喉肿痛,肺炎,ru房肿痛,肘痛,指挛等。

2、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

定位:伸指取穴。在食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一分。

主治:中风,昏迷,耳鸣,耳聋,目赤,咽喉肿痛,齿痛,腮肿,热病汗不出,腹痛吐泻,乳蛾等。

合谷:

定位:1.拇食二指并拢,在拇食二指之间虎口纹头上。针沿食指侧直刺。

2.拇食二指张开,在虎口上赤白肉际凹陷中,针向两掌骨间近端斜刺。

3.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与第一掌骨腕端连线的中点,直刺透劳宫。

主治:头痛,面肿,目赤生翳,聋哑,牙痛,颌痛,口噤不开,口眼歪斜,咽喉肿痛,痄腮,中风,瘫痪,荨麻疹,丹毒,癔病,精神病,癫痫,吐泻,热病汗不出,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上指麻痹,瘫痪,鹅掌风,滞产,难产,胎衣不下,闭经等。孕产妇禁针灸。

手三里:

定位:虎口向屈肘拱手,手上取穴,在曲池二寸筋肉之间。

曲池、

定位:屈肘拱手,手虎口向上取穴。在肘窝横纹头(桡侧)筋骨间凹陷中。

3、足阳明胃经、穴

地仓:

定位:正坐或仰卧取穴。在口角外边,直对瞳孔。

颊车:

定位: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凹陷中。牙齿咬紧时凹陷处有一块肌肉凸起来。

下关:

定位:正坐闭口取穴。在耳屏(小耳朵)前约二横指,颧骨弓下凹陷中。张嘴时凹陷就会凸起来。

天枢

定位:仰卧取穴。在肚脐中心旁二寸,滑肉门下一寸。

主治:腹痛,胀满,便秘,泄泻,肠鸣,痢疾,水肿,症瘕,消化不良,阑胃炎,急、慢性肠炎,月经不调,痛经等。

足三里:

定位:屈膝垂足取穴。在犊鼻下三寸,大骨(胫骨脊)外缘凹陷中。

主治:胃疼,腹胀,胃酸缺乏,呕吐,泻痢,肠鸣,便秘,消化不良,水肿,神经衰弱,急、慢性胃肠炎,下肢肿痛,麻痹,痹症,瘫痪等。

丰隆:

定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外踝尖(上八寸)与膝窝外面横纹之间,大骨(胫骨)外约二横指两筋间隙中。

主治:头痛,目眩,癔病,精神病,癫痫,咳嗽,哮喘,腹痛,痢疾,便秘,下肢肿痛,中风,瘫痪等。

内庭:

定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缝纹头后凹陷中。

4、足太阴脾经、穴

隐白:

定位:伸趾取穴。在足大趾内侧趾甲角外约一分。

主治:昏厥,癫狂,呕吐,腹胀,食不下,泄泻,小儿抽搐,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等。

公孙:

定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骨下凹陷中。

主治:胃疼,腹胀,呕吐,泻痢,痞积,消化不良,热病,黄疸,疟疾,水肿,癔病,癫痫,足痛无力等。

三阴交:

定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凹陷中。

主治:胃疼,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萎,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荨麻疹,阴部肿痛,神经衰弱,高血压,症瘕,通经,闭经,带下,月经不调,**脱垂,胎衣不下,下肢肿痛,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

血海:

定位:垂足取穴。在髌骨(膝盖)内上缘上二寸,右掌心按左膝,左掌心按右膝时拇指尖尽处是穴。

5、手少阴心经、穴

神门:

定位:仰掌取穴。在手掌面尺侧第一道腕横纹的两筋间凹陷中。

主治:心痛,烦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无脉症,癔病癫狂,吐血,惊风,神经衰弱等。

少冲:

定位:仰掌屈指取穴。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掌心内第一道横纹尺侧凹陷中。

主治:心痛,烦满,胸中痛,心悸,心律不齐,失眠,阴痒,小便短赤,手指拘挛,手掌多汗等。

6、手太阳小肠经、穴

少泽:

定位:伸指取穴。在小指外侧(尺侧)指甲角外约一分。

主治:中风昏迷,头痛,项强,目翳,咽喉肿痛,疟疾,热病,乳汁不足,乳腺炎等。

后溪:

定位:握拳取穴。在小指外侧(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头上方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头项强痛,目翳,耳聋,癫痫,癔病,疟疾,感冒,热病,臂痛,小儿麻痹后遗症,指挛,鹅掌风,瘫痪等。

听宫:

定位:张口取穴。在耳屏(小耳朵)前面凹陷中。张口时凹陷最明显。

7、足太阳膀胱经、穴

睛明:

定位:1.睛明:仰卧合目取穴,在内眼角外约一分凹陷中。

2.内睛明:仰卧分开上下眼睑,目向外视取穴,在内眼角内泪阜边缘。

3.上睛明:仰卧合目取穴,在内眼角上一分凹陷中。

膈俞:

定位:俯伏取穴,在第七胸椎下,督脉至阳旁一寸五分。正坐时与肩胛骨下缘平齐。

脾俞:

定位: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十一胸椎下,督脉脊中旁一寸五分。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黄疸,水肿,肠鸣,痢疾,症瘕,积聚,出血性病症,崩漏等。

肾俞:

定位:俯伏或俯卧取穴。在第二腰椎下,督脉命门旁一寸五分。

主治:阳萎,遗精,遗尿,尿血,尿闭,水肿,耳鸣,目昏,腰背酸痛,肾炎,神经衰弱,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盆腔炎,下肢麻痹等。

委中:

定位:俯卧避开动脉取穴,在膝窝横纹中央。动脉侧凹陷中。

承山:

定位;俯卧取穴。在委中(下八寸)与外踝尖间凹陷中。用力提脚跟,向后翘脚尖,人字形凹陷最明显。

主治:腰痛,痔疮,脱肛,便秘,脚气,足跟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麻痹,瘫痪,转筋,抽筋等。

昆仑:

定位:垂足取穴,在外踝尖后,角跟上的大筋前凹陷中。

主治:头痛,项强,腰背强痛,坐骨神经痛,阴部肿痛,难产,胎衣部下,足跟肿痛,脚气,下肢瘫痪,麻痹等。

至阴:

定位:伸趾取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遗精,闭尿,滞产,难产,胞衣不下,胎位不正等。孕妇禁针。

8、足少阴肾经、穴

涌泉:

定位:仰卧屈足卷趾取穴。在足心前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眩,中风,昏迷,休克,身热,咽喉肿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小儿惊风,癔病,足趾痛不能履地等。

照海:

定位:仰卧或垂足取穴。在内踝直下约一寸,距骨下凹陷中。

太溪:

定位:垂足取穴。在内踝尖后、脚跟上的大筋(跟腱)前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心痛,咳嗽,遗尿,尿频,浮肿,阳萎,遗精,耳聋,牙痛,失眠,膀胱炎,肾炎,神经衰弱,月经不调,下肢麻痹,足跟肿痛等。

复溜:

定位:垂足取穴。在太溪上二寸,跟腱前缘。

主治:水肿,腹水,腹胀,泻痢,尿道感染,消渴,淋病,尿闭,舌干,视力减退,盗汗,自汗,肾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月经不调,足萎,小腿寒冷,下肢浮肿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